7月20日舉行的日本參議院大選,令執政的自民黨再度遭到慘敗,徹底失去了對眾參兩院(國會)的控制權。
“石破茂無法帶領我們走向勝利”,這是自民黨許多議員的危機感,而這一種危機感很快演變成要求石破茂下臺的強烈呼聲。
7月23日一早,日本媒體突然報出“石破茂準備在8月下臺”的消息,讀賣新聞等大報也緊急發行號外,題目是“石破茂將宣布辭職”。
當首相才10個月,板凳還沒有完全坐熱,難道石破茂就如此灰溜溜地走下政治舞臺?
下午,石破茂本人會見記者,說了一句話:“我什么時候說過要辭職?”
所有人都懵了!
其實,救石破茂的是一根稻草——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早發了一條消息,稱自己在白宮會見了日本關稅談判代表,美日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將相互關稅從25%降到15%。
特朗普的這一條消息發表后,東京股市的日經平均指數“噌”的一聲,猛漲了1300多日元,再破4萬日元大關。
這標志著,曾被特朗普稱為“頑固不化”的石破茂,終于守護住了日本的關稅,尤其是守護住了日本的汽車產業!
號稱“日本財經內閣”的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筒井義信立即會見記者,說了這么一句話:“這是一個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長期而堅持不懈的談判進程的成果,我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拉石破茂下臺的呼聲,與日美關稅談判勝利的歡呼聲在空中對撞,很快化成飄渺的煙霧,日本老百姓也似乎猛然醒悟——石破茂還可以啊!
于是,《讀賣新聞》的號外,成了笑話。
當天下午,石破茂在自民黨總部與三位前首相——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舉行了會談。會談后,面對媒體拋出的辭職傳聞,他斬釘截鐵地表示:“我沒有說過要辭職的話” 。
石破茂強調了自己不辭職的理由。
他說,8月15日的“終戰紀念日”即將來臨,2025年作為“戰后80年”具有特殊意義。這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更是一個歷史性的責任時刻。日本正面臨多重挑戰:物價上漲、自然災害的潛在威脅、復雜的安全保障環境,以及剛剛塵埃落定的日美關稅談判。最后,石破茂用“赤心奉國”四個字表達了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同時也表示了“辭職將意味著對國家責任的逃避”的決意。
石破茂的這一種“使命感”看起來有些空洞,但確實也是日本誰當首相都躲不過去,也一時難解的重大課題——不是石破茂沒能力,而是輪到誰都必須面對!
雖然,自民黨內要求石破茂立即辭職的呼聲此起彼伏,但是,喉嚨最胖的是那些一心想爭取自己早日上位的“首相候選人”們。
其實,自民黨內部的真實現狀,也為石破茂的繼續留任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參院選舉的慘敗讓自民黨陷入了空前的危機,眾參兩院均未取得過半數席位,黨內派系矛盾和地方組織的不滿如火山噴發。然而,正如一位閣僚所言:“自民黨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但首相候選人卻寥寥無幾。”高市早苗被批評“缺乏深厚思想”,小泉進次郎則被認為“經驗不足”,其他潛在人選如林芳正、河野太郎等,均未能在黨內形成廣泛共識。
這種“無人可替”的局面,給了石破茂一定的喘息空間。許多人深知,一旦石破茂辭職,自民黨可能陷入更深的混亂,甚至面臨下野的風險。日本政治史上,自民黨曾在2009年短暫失去政權,2012年才被安倍晉三艱難奪回。如今,面對參政黨等新興勢力的崛起,以及國民對自民黨信任的崩塌,繼續讓石破茂掌舵,可能是避免自民黨分裂的唯一選擇。
與自民黨內一些人把石破茂視為“廢柴”相比,日本財界卻發現了石破茂的“價值”,因為無論是安倍晉三還是菅義偉、岸田文雄,這10余年來換了幾任首相,在對美關系上,能夠如此堅守國家利益,不獻媚求榮的首相,唯有石破茂。而特朗普恰恰就喜歡這樣的強硬對手,因為這更能體現他的存在感。
“沒有石破茂,特朗普會失去一位有趣的對手,日美關系也將失去平衡。”這是日本財界的冷靜之聲。
與安倍相比,石破茂沒啥魅力,常常打打瞌睡,咪咪眼睛,一個月也擠不出一絲笑容。所以,石破茂的“表情包”都具有濃郁的“小丑”色彩,這讓追求“完美主義”的日本民眾,對石破茂挺感失望——這樣的男人拿不出手。但是,悶騷型的石破茂不笨,他的政策修養與意志力,一直備受推崇,尤其是他的執著,就像當年追老婆追了8年一樣,很男人。5次挑戰首相寶座終于如愿,石破茂絕對不會輕易言敗。他一定會借助于“戰后80年”這一歷史節點,完成某些標志性的政策目標,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有當自己創造了一些“政治遺產”,他才會考慮自己的“花道退陣”。
對于中國來說,石破茂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