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人民日報》近日突然提了件大事:中美當年并肩抗擊法西斯的歷史。對此,外媒紛紛猜,中國這是給美國遞橄欖枝了?要我說,這事兒確實值得細品。這幾年中美關系就跟坐過山車似的,貿易戰打得昏天黑地,科技領域你來我往,局部摩擦就沒斷過。雖然最近半年看著緩和了點,關稅沒再加,高層也通了幾次話,但明眼人都知道,兩國博弈的底色壓根沒變。你搞你的“小院高墻”,我守我的核心利益,誰都沒松勁兒。
就在這種“表面平靜,底下暗流涌動”的節骨眼上,中國官媒突然翻出歷史老照片,提當年中美士兵在戰場上背靠背打鬼子的故事,這信號就很明確了,咱沒忘了過去的情分,也想往前看。文章里那句“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拉緊民心紐帶”,簡直就是把心里話攤開說了:就算政府層面有分歧,老百姓之間的交情不能斷,這才是兩國關系的根兒。
當然了,官媒這時候提這段歷史,可不是單純懷舊。現在中美民間交流被各種雜音干擾得厲害,不少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西方媒體的片面報道里,咱們這邊也有不少人因為貿易戰憋著氣。這時候翻出共同抗敵的老故事,就是想提醒兩邊,中美不是天生的對手,歷史上咱可是過命的朋友,這點情誼不能說沒就沒。更有意思的是,文章里特意提了“兩國人民雙向奔赴的腳步從未停歇”。
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去年中美留學生交流恢復到疫情前的七成,美國的櫻桃、阿拉斯加海鮮照樣在中國超市賣得火熱,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也在美國打開了市場。老百姓用腳投票的事兒,最能說明問題,誰不想日子過得舒坦點,誰愿意天天看著兩國對著干啊?當然了,光說歷史不夠,還得有實際動作。最近有個大消息傳出來,中方給美方遞了請柬,希望他們來參加9月3號的閱兵。這事兒一出來,外媒直接炸鍋了,都在猜,這是不是給特朗普鋪路呢?
要是特朗普真能來北京參加閱兵,那中美關系可就不是小打小鬧的緩和了,那得是“史詩級破冰”。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個閱兵邀請嗎?至于這么激動?可別小看這事兒。9月3號是什么日子?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在這個日子邀請美國,本身就是一種姿態,即我們認可你在反法西斯戰爭里的貢獻,也希望中美能像當年那樣,再次站在同一陣線應對全球性挑戰。
現在的世界可不太平,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經濟復蘇,哪件事離得開中美合作?就說氣候變化吧,中美加起來占了全球碳排放的40%,中美不聯手,《巴黎協定》就是張廢紙。還有全球供應鏈,去年美國芯片禁令搞得兩邊企業都頭疼,最近不也悄悄松口了?說到底,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個道理誰都懂。不過話說回來,咱這邊把“球”踢出去了,還得看美國接不接。最近特朗普那邊態度有點微妙,他在競選集會上說“要和中國好好談談”,但又沒說具體怎么談。他手下的人更是一會兒說“考慮訪華”,一會兒又放話“不會在核心利益上讓步”,典型的“打太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