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的名字,在嶺南武術史上如雷貫耳。他是佛山武術宗師,醫術精湛,寶芝林醫館的主任。他的事跡被拍成百余部影視劇,銀幕上的他或英武或儒雅,總帶著一股俠氣。可他的第四任妻子莫桂蘭,晚年一句“他長相怪異,我們沒啥夫妻感情”。
黃飛鴻,1847年8月19日生于廣東南海縣西樵祿舟村,父親黃麒英是“廣東十虎”之一,洪拳名家。黃飛鴻自幼隨父習武,七歲練虎拳,十歲耍長棍,十三歲接手寶芝林醫館。他十六歲在廣州開館授徒,二十歲名動嶺南。他的無影腳迅疾凌厲,鐵線拳剛猛有力,融合了洪拳、莫家拳、蔡李佛拳精髓。他在廣州水師當過武術教練,隨黑旗軍抗擊外敵,晚年擔任廣東民團總教練,教出的弟子遍布珠三角。他的醫術同樣出名,寶芝林的跌打藥膏救人無數,窮人來求醫,他從不收錢。街坊稱他“活神仙”,拳社尊他“南派武王”。他的仁義和武德,成了嶺南武術的標桿。
可這些光環,在家里卻黯淡。莫桂蘭,1892年10月15日生于廣東高州,父母早逝,被叔父莫平收養。莫平在廣州開武館,教莫家拳,她自幼習武,練得一手好拳腳,精通跌打醫術。1911年端午節,廣州校場龍舟賽后,黃飛鴻帶弟子表演梅花樁舞獅。莫桂蘭慕名前去,意外被黃飛鴻失手甩出的鞋子砸中。她躍上擂臺,以莫家拳挑戰,年僅十九歲的她拳法潑辣,引來圍觀者喝彩。黃飛鴻化解她的攻勢,雙方不打不相識。莫平看中黃飛鴻的名望,促成這門婚事。黃飛鴻年近六十,前三任妻子早逝,他自認克妻,本不打算續弦,但最終以側室名義迎娶莫桂蘭。
這場婚姻,年齡差近四十年,注定充滿隔閡。莫桂蘭進門后,接管寶芝林的日常事務。她管賬、理藥材、點弟子名,醫館井井有條。黃飛鴻常年在外,教拳、義診、打擂,回來后話少,關心醫館事務多過家庭。他睡單人木床,離莫桂蘭遠遠的,理由是身體需要靜養。莫桂蘭管家管得一絲不茍,卻換不來他的溫情。她做飯十八年,他只夸過三次味道好;她病了,他照舊練拳,從不過問。她曾提議讓弟子外出教拳貼補醫館開支,他卻斥責她褻瀆武術傳承,之后冷落她一個月。她想融入他的世界,換來的卻是規矩和距離。他不讓她穿鮮艷衣服,不許她出門應酬,強調“黃家的人”要守本分。莫桂蘭后來說,她像嫁給了寶芝林的牌匾,而不是一個男人。
黃飛鴻的冷淡,不是惡意,而是時代使然。那是個規矩重于感情的年代,男人給妻子名分和庇護,便算盡責。他給莫桂蘭一個家,卻沒給過親密。他忙于武術和醫館,弟子眼中的師尊,街坊口中的大俠,回家卻是個沉默的影子。他的長相,確實與銀幕形象相去甚遠。莫桂蘭晚年回憶,他五官不對稱,嘴角歪斜,下巴后縮,面容冷峻。這些特征,在當時或許不礙他名聲,卻讓初見他的莫桂蘭心生陌生。她嫁他時,更多是家族安排,而非兩情相悅。婚姻對她而言,是責任的開始,而不是感情的延續。
1924年,廣州商團之亂,寶芝林被戰火燒毀,黃飛鴻一病不起。1925年4月17日,他在廣州西方便醫院中風去世,享年78歲。葬禮簡單,墓碑草草刻下名字,弟子大多外出謀生,醫館早已關門。莫桂蘭收拾殘局,賣掉器具,清空賬目。她沒掉淚,只說:“我敬他,但不愛他。”這話道盡了她的心境:她敬他武藝和仁義,卻無法愛這個從不走近她內心的人。
黃飛鴻去世后,他的名字被影視劇放大。1949年起,香港導演胡鵬拍了數十部黃飛鴻電影,關德興演他四十年,李連杰、趙文卓、彭于晏輪番上陣,塑造出一個俠肝義膽的形象。可真實的黃飛鴻,遠不如銀幕上溫情。他的照片在大火中燒毀,流傳的“遺照”實為他第四子黃漢熙的照片,因莫桂蘭提供給媒體,意外成了誤傳。她沒糾正,或許覺得無所謂。她的生活,從不靠他的名氣。
1926年,莫桂蘭帶著兩個非親生兒子移居香港,開設寶芝林武館。她教莫家拳,棍法凌厲,弟子稱她“莫師傅”。她還組建女子舞獅團,打破性別界限,登臺表演刀槍棍棒,贏得掌聲。她參與了早期黃飛鴻電影的制作,在第三部中表演子母刀,刀法精準。她從不提往事,只專注武術和行醫。1970年,她上香港電視臺《歡樂今宵》,表演鐵線拳和金錢鏢,七十多歲的她身手矯健,引來觀眾驚嘆。1982年11月3日,她在香港去世,享年90歲。
莫桂蘭晚年接受采訪時,語氣平淡:“他長得怪,沒啥夫妻感情。”她沒毀黃飛鴻的名聲,也沒美化婚姻。她說自己這輩子,沒靠英雄的光環吃飯,也沒拿苦日子當談資。她敬黃飛鴻的武德,卻清楚他的冷漠。她用拳腳和醫術,活出了自己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