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下起了暴雨,習慣了早起的我,打著傘,推著車,依然來到了小區門口的路邊菜市場。風雨中的馬路市場,在暴雨的沖刷下,失去了往日的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變得人跡罕至,杳無聲息。只有三三兩兩的菜農和菜販,撐著破舊的雨傘,裹著雨水汗水味摻雜的雨披,或蹲著,或站著,一個個神情呆滯,目無表情,漫不經心看著自己的小菜攤。
此時,角落里,一個慈祥的賣菜老人進入了我的視線,她老人家孤零零地看著面前小菜筐里的僅剩的一把泛著黃葉的空心菜,為了這最后的一把青菜,她還是在暴雨中堅忍地等待著,期盼著有顧客能買走她這把青菜。看在眼里,心生酸澀,一把青菜也就兩塊錢的事情,也許會叫她在暴雨中守候一個上午,甚至還會勞而無功;也許會叫她在暴雨中沖刷雨淋,以至著涼感冒;我甚至想象到,她眼前這把菜等到最后無人問津時候的酸楚和無奈……
看到這個無助的老人,和我母親的年紀相仿,我還有什么理由無動于衷?盡管我不喜歡空心菜,但我還是走向前,買過菜,遞過錢,告訴她抓緊回家吧,別淋感冒了,老人家連忙道謝答應。她如釋重負,我也欣慰踏實了。此時此刻,看到賣菜老人家的蹣跚遠去的背影,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親,深深刺痛了我,也令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親尚在茍且生活,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奢侈浪費?
此時此刻,終于理解了‘’勿以善小而不為之”這句話的真諦。我們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會幫助到身邊每一個需要的人;我們的一個表情,就足以慰藉一個在寒冷中打戰的人;我們的一個微笑,就能夠感染失望的人心中的暖意。看似渺小不值一提的善舉,其實,才是我們普通人日常心中的大愛 。
我曾經給自己內心定下個不成文的約定:凡是遇到乞討的,不去拒絕;遇到需要幫助的,有能力就去幫助,沒有能力去幫人家,但一定不要去質疑;生活中的弱者,還有落魄者,他們都有著自己不為人知的切膚之痛和難言之隱,我們沒有理由去詰問,更不要站在制高點去說教。另外,凡是我看到的水滴籌,不去分辨所謂真假,我都會去主動點擊進入綿薄捐助,不下五十余次。哪怕十元,二十元……俗話說,積小善為大善, 善莫大焉。我總以為,小人物微不足道的熱心,與大人物的樂善好施,厚度都是一樣一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