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建林 李彥斌)從組卷上報到省政府批復僅用20天!前不久,國道241、山西省道嵐馬線汾河水庫段改線工程用地獲批,據了解,該項目涉及4300畝新增建設用地,若按傳統流程審批,耗時很長,山西太原通過創新改革舉措,全流程審批時限大幅壓縮。
2025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建設年”,山西省全力打造項目用地保障“快車道”,保障重點工程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作為山西省級重點交通基建工程,國道241、省道嵐馬線汾河水庫段改線工程對改善太原西部交通網絡、守護汾河水庫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為保障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太原市推行“四法聯動”創新改革舉措,推行“串聯法”,將征地預公告后的土地現狀調查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編制無縫銜接,壓縮法定流程外的等待時間;實施“并聯法”,在公告公示期內同步推進林地手續辦理、征地補償測算等多項工作;借鑒“模塊法”,創新容缺受理審查機制,大幅簡化組卷流程;成立專項工作專班落實“跟蹤法”,全程緊盯省級審查環節,確保審批鏈條高效運轉,為更多重點項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探索了經驗。
為及時解決建設項目用地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還創新舉措,建立用地保障問題通報轉辦移交工作機制。通過明確通報、轉辦、移交的條件、程序和責任,形成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推動用地保障工作提速增效。自用地問題通報轉辦移交機制建立以來,山西省項目用地審批速度明顯加快,審批周期大幅縮短,為眾多重點工程項目的開工建設贏得寶貴時間。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