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陳佩斯電影新作《戲臺》這兩天很火,票房節節攀升,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戲臺》7月25號才正式公映,現在還屬于點映階段。
但是我查了一下,就從網絡購票平臺上,查了一下幾個自己熟悉的城市,比如上海,24號一天上座近千場;二線省會城市太原,24號上座200多場;五六線小縣城平遙,24號也有7場,這么高的排片率還算是點映嗎?
先搞清楚什么叫點映?
點映通常限定于個別城市、少量影院(如全國1%-5%的銀幕),旨在測試口碑;正式公映則覆蓋全國影院同步大規模放映。點映核心是收集反饋、預熱口碑,而非追求票房;正式公映則以票房盈利為核心目標。
《戲臺》從7月7號就開始點映,原計劃7月17號開始公映,但考慮到同期競爭壓力,推遲到7月25號正式公映。表面上看,陳導在示弱,在躲避《長安的荔枝》《你行,你上》這些檔期大片,但我倒覺得,陳佩斯寶刀未老,非常懂現在的營銷策略。
《戲臺》很聰明的選擇了不與資本硬扛,比如《長安的荔枝》宣發費用5000萬,而《戲臺》只有400萬,如果打陣地戰,就這么打?武器彈藥就不對等。
但電影又不同于傳統工業,大投入的產品不一定就高于小投入的創作,因為電影歸根還是創意產業,藝術水準的高低是關鍵。
明顯,陳佩斯導演對自己的心血之作《戲臺》是有信心的,深知在電影市場,口碑營銷是最好的營銷,只要片子質量好,能爭取出時間,讓口碑發酵,就一定能夠獲得好票房。
所以說七旬陳佩斯,是非常懂市場,非常懂營銷的,明面上不公映,只點映,既避開了和大資本的正面硬杠,也減少了營銷成本,通過點映爭取到了足夠的上映時間,讓市場慢慢發酵。
從7月7號開始點映,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半個月了,要是別的電影可能都已經開始閉檔了,但《戲臺》還在進行所謂的點映,從拍片上看,已經超過6%,已經超過很多片子公映的排片量,可謂口碑票房雙豐收。
暑期還長,在7月25號正式公映之后,黃金檔排期和排片量還會上漲,到時候《戲臺》會獲得什么樣的票房成績呢?我覺得破10億的完全有可能。
通過《戲臺》的以點映之名的推廣,真的發現陳佩斯導演寶刀未老,七旬年紀也非常懂市場,懂營銷。并非有一把好牌,就都能打好,電影現在已經是非常市場化的一個門類,好產品,加好銷售才能獲得好市場。
祝《戲臺》大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