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西藏林芝。一項注定改寫世界能源版圖的世紀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啟動。1.2萬億元的驚天投資背后,是“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超級智慧:90%設施深埋地下,建成后年發電量相當于三個三峽水電站,更通過智能巖爆預警系統,將下游流量波動死死鎖在3%以內——這是一份中國對生態承諾的重量級答卷。
然而,工程開工的禮炮聲尚未消散,印度媒體刺耳的噪音已急不可耐地響起。次日,印度電視臺主持人帕爾基——那位以情緒激烈著稱被網友戲稱為“甲亢姐”的女士,竟在節目中公然叫囂:“應派飛機轟炸中國工地!”此言一出,震驚四座。
為何印度反應如此歇斯底里?答案藏在它自己的行為邏輯里。
印度人習慣“以己度人”,其根深蒂固的“水源恐懼”,本質是自身霸權思維的危險投射。看看印度在次大陸的所作所為吧:2025年5月,印度水資源部長狂妄宣稱“一滴水也不流向巴基斯坦”,悍然撕毀《印度河用水條約》,導致巴基斯坦20萬公頃麥田在絕望中龜裂;短短一個月后,又毫無預警地突然泄洪,將巴控克什米爾的良田化為澤國。
印度習慣了用水作為武器,便認定他國必懷同樣惡意。雅魯藏布江出境成為布拉馬普特拉河,滋養著印度東北部數千萬生命,印度自然以最陰暗的想象揣測中國。
面對無端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擲地有聲地回應:“中國水電開發不截流、不改道、不蓄水,且有利于下游防災減災。”這清晰傳遞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開發與保護并重,共享而非掠奪。
“甲亢姐”的轟炸狂言,不過是場不自量力的鬧劇。地理與軍事的殘酷現實,足以澆滅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天塹難越:雅江水電站深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峽谷。印度戰機若從平原基地起飛,必須挑戰世界屋脊的絕對高度。其主力蘇-30MKI滿載彈藥時,連2800米的實用升限都難以企及,飛越喜馬拉雅?癡人說夢!
鞭長莫及:工地距中印實控線超過400公里,遠超印度“布拉莫斯”導彈290公里的極限射程。想打?手根本不夠長!
天網恢恢:中國在西藏部署的S-400防空系統織就了一張400公里半徑的“鐵幕”,配合殲-16D電子戰機的無形獵殺,構成多重死亡屏障。印度老舊的幻影-2000戰機,雷達反射面積高達8平方米,一旦升空,無異于在雷達屏上點亮巨型靶標。2022年邊境沖突中,印軍戰機因雷達信號暴露倉皇返航的窘境,早已印證其脆弱本質。
后勤噩夢:印度在邊境僅有3個簡陋的前線機場,缺乏高原機庫保護。2024年冬季演習中,三分之一的蘇-30MKI竟因嚴寒直接“趴窩”。長途奔襲?其僅有的6架伊爾-78加油機自身難保,更無隱身戰機護航。反觀中國在西藏,8個現代化永備機場與堅固地下機庫保障戰機反應速度數倍于印軍。
體系混亂:印度空軍被戲稱為“萬國聯合飛行隊”——法國的“陣風”、俄羅斯的蘇-30、美國的運輸機,各自為戰,數據鏈互不相通。這樣的“拼裝機隊”,談何組織復雜空襲?
一邊是世紀工程的嚴謹與擔當,一邊是倉促應對的短視與混亂。中國雅江工程從2020年立項起,歷經五年以上的科學論證與三輪嚴苛評估,確保對氣候影響降至最低,才迎來開工時刻。反觀印度,在雅江開工次日,便手忙腳亂地批準了擱置12年之久的西昂河項目,卻因環評缺失與原住民激烈抗議,再次陷入難產泥潭。
最根本的鴻溝,在于對“水資源”理解的本質差異。印度沉溺于將河流變成脅迫他國的武器,自然無法理解中國“外送消納”的共贏胸懷。雅魯藏布江水電,明確規劃向印度、孟加拉國輸送清潔電力。這不僅是點亮萬家燈火的能源動脈,更是撬動南亞區域共同發展的合作杠桿。可惜,被霸權思維蒙蔽雙眼的印度,選擇性地無視了這份伸出的橄欖枝。
當“甲亢姐”們還在用石器時代的思維對著話筒咆哮,中國已在青藏高原上默默構建著面向未來的綠色能源網絡。轟炸工地?地理天塹與軍事代差的冰冷現實,早為這類狂言寫好了注腳。
一個國家的格局,決定了它的路途。中國選擇以超級工程推動區域共享共榮,印度卻困在自己筑起的水源猜忌之墻內,不斷透支國際信任。雅魯藏布江的激流終將奔涌向前,那些逆時代潮流的雜音,注定被沖散在歷史洪流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