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多國領導人已經開始籌備訪華行程,而作為世界大國的美國,國際社會一直在關注,特朗普會不會出席,對此,特朗普在沉默幾天后做出了回應。
(在白宮會見馬科斯時,特朗普回應了關于訪華的計劃)
1、特朗普用8個字,透露了“訪華計劃”
報道稱,在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會晤時,有記者就“訪華計劃”相關問題向特朗普提問,特朗普回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當這8個字說出后,外界再次陷入疑惑。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中美關系還籠罩在貿易戰的陰云中。特朗普這番表態,究竟是真心實意的橄欖枝,還是又一場政治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特朗普身旁的馬科斯表現得相當"精分"——一邊高喊菲律賓奉行"獨立外交政策",一邊又忙不迭地給美國遞上"最強大合作伙伴"的投名狀。這種左右逢源的外交辭令,活脫脫就是當代小國外交的經典寫照。
(馬科斯夾在中美之間,處境十分尷尬)
而特朗普的反應更是耐人尋味,他不僅沒有對馬科斯與中國交好表示不滿,反而大談美中"關系非常好"。等等,這還是那個動不動就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的特朗普嗎?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還在各種場合對中國火力全開。這種180度大轉彎,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華盛頓的政治風向真的變了?
2、美菲19%關稅,暗藏殺機
就在特朗普釋放訪華信號的同一天,突然甩出一張"貿易王牌"——宣布與菲律賓達成新協議:美國將對菲律賓征收19%的關稅,而菲律賓則對美國全面開放零關稅市場。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給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定調子"。
19%這個數字是不是很眼熟?沒錯,這正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典型稅率。現在把這個數字原封不動地套在菲律賓頭上,要說沒有弦外之音,誰能相信!這分明是在向中國傳遞一個明確信號:我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隨時可以揮向任何人。
(第三輪中美貿易談判即將開啟,中美官員將在瑞典碰頭)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時間點。就在美方宣布這一決定的同一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第三輪中美貿易談判即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演。
前兩輪在日內瓦和倫敦的較量還未分出勝負,8月12日的關稅暫停截止日卻已近在眼前。特朗普這手"邊打邊談"的套路,簡直是把商業談判的極限施壓玩到了國際政治舞臺。
3、美國突然盯上,中國石油貿易
就在美菲達成關稅協議的第二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突然放出一個重磅炸彈——他公開宣稱要在中美貿易談判中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的議題!這個看似普通的貿易問題背后,隱藏著美國精心設計的"一石三鳥"之計。
(美方盯上中國石油貿易,試圖從中作梗)
讓我們拆解一下這步棋的險惡之處:首先,這直接掐住了中國能源安全的命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每天需要約1000萬桶石油來維持經濟運轉。而俄羅斯和伊朗正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國,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近30%。美國這一招,就是要試圖切斷中國的"能源生命線"!
其次,這招完美配合了美國對俄制裁。俄烏沖突以來,美國一直試圖構建對俄石油的全球封鎖網。通過施壓中國這個最大買家,美國就能大幅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資金。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達8625萬噸,同比增長8%——這些數字讓華盛頓如坐針氈。
最陰險的是第三點:這給了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新抓手。貝森特毫不掩飾地說:"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談論其他議題了。"言下之意,貿易談判只是幌子,真正的目標是借此介入中國的外交自主權!這種把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做法,簡直是把WTO規則踩在腳下摩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