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楊 通訊員 熊文婷
7月10日晚7時許,天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傳來一聲響亮的啼哭,黃潭鎮新王村趙立鳳迎來第三個孩子,一家人喜笑顏開。
一束鮮花、一張出生證、一本戶口本、一個紅包、一張購房認購券、一張生育補貼銀行卡……還未出院,趙立鳳就收到了多重驚喜。
“從2023年9月開始,我們不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出臺婚戀、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等一體化支持措施,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天門市委書記紀道清認為,加快建設生育友好型城市,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銀,營造尊重生育、鼓勵生育、保護生育的社會氛圍。
天門,用政策“鑰匙”打開了生育之鎖。數據顯示,2024年該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長17%,8年來首次“由降轉增”;今年延續向好態勢,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長5.6%。
暖心婚戀為幸福“加分”
相識戀愛結婚買房半年內達成
“剛去醫院產檢,醫生說懷了兩個多月。”7月18日,馬灣鎮鄒灣村徐啟迪給村支書徐德峰打去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半年多來,在徐德峰精準“助攻”下,徐啟迪與妻子胡佩走到一起,完成一件又一件人生大事。
去年底,徐德峰入戶走訪得知,七組29歲的胡佩長期在外,工作很忙,還沒談對象,一家人都很著急。
擔任村級公益紅娘的徐德峰,調出本村單身青年信息表,精準找到30歲的徐啟迪。12月,兩人初次見面就互生好感。
今年春節后,他們確定戀愛關系,5月初領結婚證。“領證時,我們還拿到6萬元結婚登記購房券,疊加6萬元進城農民購房券,買房時可以現場核減。”
10多天后,小兩口拿著兩張購房券,在城區買下一套新房。“12萬元購房補貼,大大減輕了雙方家庭的經濟壓力。”
今年3月,天門出臺《關于鼓勵生育的七條意見》升級版(以下簡稱“生育七條”),明確向結婚登記對象發放6萬元購房補貼,徐啟迪夫妻倆正巧趕上好政策。
目前,全市已有450多對夫妻領到購房補貼,其中45對夫妻買房使用購房認購券,還出現“上午領證、下午買房”現象。
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僅為610.6萬對,較2023年減少157.4萬對,創近40年來新低。據統計,天門結婚登記人數逐年下降,從2014年的13421對,下降至2024年的3809對,降幅達72%。
如何跳出結婚人數“低谷期”?“除了向結婚對象發放補貼,我們還建立健全各級公益紅娘組織,為單身適婚男女提供優質婚戀服務。”天門市婦聯主席鄢麗娟說,全市已建立公益紅娘組織448個,招募公益紅娘1304名。
“堅持‘投資于人’的政策導向,把更多資金投向民生領域。”天門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敏介紹,該市強化頂層設計,以生育為基點,將服務向前延伸至鼓勵婚戀交友,向后延長到保障入托入學,形成全周期補貼、普惠性服務、制度性保障三維支持體系。
貼心孕育為寶媽“護航”
上門產檢救下高危產婦母子
“要不是上門產檢,及時發現那名高危孕產婦的情況,將其勸進醫院,后果不堪設想。”說起1年多前的這一幕,天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王月容仍后怕不已。
李女士(化姓)是岳口鎮人,前些年因不孕不育,在武漢做過子宮腺肌瘤剔除、子宮修補、宮腔粘連松解等手術,后來通過試管助孕懷上孩子。
“首次孕檢時,我們發現孕婦術后恢復不足,就急著做了試管嬰兒,孕中晚期子宮破裂風險較大。”王月容建議,孕期要密切產檢及追蹤隨訪,孕晚期提前剖宮產。
然而,李女士家屬不以為意。王月容第二次上門產檢時,孕婦已懷孕30周,宮腔壓力逐漸增大,隨時可能出現子宮破裂。接下來1個月,王月容又反復勸說,李女士終于住進醫院,但其家屬要求繼續待產。
住院第三天,意外發生。李女士突發腹痛,診斷為子宮破裂、腹腔內出血、失血性休克,胎兒出現重度窒息。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輸血科專家聯合救治,母子倆轉危為安。
“要是從鄉鎮轉運到城區,多耽誤20分鐘,母子倆可能都救不回來。”王月容說,該院對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組建專家團隊入戶訪視,已為2300多名孕婦提供產檢服務。
推動備孕、孕前、孕期門診集中管理,天門全力守好新生兒健康“第一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建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擴建的1000平方米產科病房年底投入使用;市中醫醫院推出中西醫結合精準保胎治療,已幫300多名患者圓了“媽媽夢”。
“‘生育七條’明確,免除每名孕婦約1000元產前基因篩查費用,還將8項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對進行人工授精輔助生育的給予3000元補貼,對進行試管嬰兒輔助生育的給予1萬元補貼。”市衛健委主任張葉說。
暖心政策推動生育熱情持續高漲,曾經冷清的產科病房漸漸忙碌起來。以天門一醫為例,前些年產科1/3的區域被關停,醫護人員數量縮減1/4,不斷有人員轉崗,去年該院出生人數同比增加200余人,今年春節,產科所有床位都住滿了,還在走廊加了床。
省心生育為家庭“分憂”
雙胞胎寶媽喜獲6萬余元育兒補貼
這段時間,岳口鎮黃家灘村吳女士格外忙碌,除了照顧不滿一歲的雙胞胎兒子,還要打理服裝電商生意,準備新房裝修。
吳女士夫婦曾在廣州經營服裝生意,2013年生下一個女兒。本來想著給孩子添個伴,沒想到懷上了雙胞胎。
去年8月,雙胞胎兒子出生后,政府送來一份“生育大禮包”:300元分娩補助,5000元一次性生育獎勵,4800元產假補助,二孩每月800元育兒補貼,三孩每月1000元育兒補貼。
吳女士說,育兒補貼發到3周歲,她可以領到6.48萬元。“此外,兩個兒子還享受18萬元購房獎勵,加上6萬元進城農民購房補貼,我們買房能省24萬元。”
“天門服裝電商供應鏈齊全,回到家鄉發展更有優勢,照顧家庭也更方便。”隨后,夫妻倆帶著一家老小返回天門,在城區買下一套131平方米的房子。
“我是自由職業,沒有產假和生育津貼,但政府考慮周全,還給我發了4800元產假補助。”吳女士說。
按照“生育七條”,該市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婦女,分別享受產休假6個月、7個月、8個月。行政事業單位休假待遇由單位按政策保障,農村居民、民企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生育二孩、三孩的,市財政按每月600元分別發放7個月、8個月產假生活補助。
幫助生育家庭解除后顧之憂,就是要想方設法給予經濟、服務、時間等支持。為此,該市把生育工作統一放在三家定點醫院,增設“鼓勵生育一站式服務”工作站,組織衛健、公安、醫保、代理銀行等部門駐站辦公,產婦不用出院,就能辦好出生證、戶口本、生育補貼銀行卡等。
天門市住保中心主任蘇擁軍介紹,每個新房銷售樓盤都安排干部駐點服務,駐點人員既是政策宣講員、又是現場引導員、還是房價監督員,防止房企變相漲價沖抵政府紅利。
放心托育為生活“減負”
公辦園每學期保教費不超過1400元
7月16日早8時許,朱女士將女兒小曼送到竟陵西關幼兒園,然后趕去單位上班。2歲多的小曼不哭不鬧,已適應幼兒園生活。
“自從上了托育班,小曼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也變強了。”朱女士說。
西關幼兒園是一所公辦園。朱女士說,每學期保教費1400元,加上1000多元的生活費,總共不到3000元,比民辦幼兒園便宜多了。
托育班內,孩子們開心地玩著游戲、唱著兒歌。園長羅言介紹,暑期托育班招收了19名2至3歲幼兒,教學以游戲、認知為主,注重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我們全力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幫助家長解決‘帶娃難’‘托育貴’等問題。”天門市教育局局長劉華陽介紹,去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30所公辦幼兒園開設托育班,滿足2至3歲幼兒托育需求,提供托位1200余個。“生育七條”提出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每學期不高于1400元,降幅達到50%。
此外,天門還豐富托育方式,開設寒暑假愛心托管班,招募大學生志愿者、中小學教師、“五老”隊伍、下沉黨員等參與。將嬰幼兒托育納入社區服務體系,為其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給予托育機構水電氣、稅費等優惠,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便利。
放心托育,安心教育。位于北湖公園之畔的北湖小學,于2023年投入使用,現開設40個班,容納1900名學生。
“原有學位已無法滿足需求,我們準備陸續增設8個班,再增加400個學位。”該校校長徐衛雄說,根據“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多孩家庭可自主選擇“小隨大”或“大隨小”,安排在同一學校就讀。
如今,天門正加快建設區域優質教育中心,北湖小學、東湖學校、匯僑學校、市第一初中等一批學校相繼投入使用,建成涵蓋全學段的北湖教育園,新增學位3.7萬個。
來源:湖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