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中,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再次慘敗,痛失參議院過半議席,引發日本政壇大混斗。
就在這個混亂局面,飽受爭議的參政黨卻成為本次選舉黑馬,令日媒大跌眼鏡。
其參議院議席數從原來2席增加至15席(包括14個改選席位)。有專家分析,這是原屬于執政聯盟的保守派選票,流入參政黨陣營。
日本人對于參政黨的抗議活動從未停止。7月21日下午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在發表街頭演說,大批日本人聚集現場、舉牌高聲抗議。
“不要助長歧視!”、“排外歧視者請滾回去”、“生育與否,不是衡量女性價值的唯一標準”。
在選舉期間,神谷宗幣屢次憑借過激言論、博取關注度。7月3日,當被問及如何解決日本少子化問題,他竟公開呼吁:
“老女人不能生孩子,年輕女性應多生多育。”
神谷宗幣認為,日本少子化問題之所以如此嚴峻,都怪日本政府長期以來搞錯方向、推動男女平等參與社會。女性進入社會工作是好事,但孩子只能由年輕女性生,男性和老女人都不能生孩子。
他建議,日本應當盡量建設一個“讓年輕女性多生孩子”的環境,讓年輕女性覺得“還是生孩子比較安心”,建議每生一個孩子每月給予10萬補貼。
這并非神谷宗幣首次對女性生育問題指手畫腳。
此前他曾鼓勵女高中生要在畢業前生3胎,完成任務日本政府就會給予補助金。他還主張日本女性不應太自私只顧事業,應該將過去那種“夢想是當全職主婦、媽媽”的傳統價值觀找回來。
即便日本如今已是令和年代,但很明顯神谷宗幣的思維還停留在昭和時代。他甚至提出天皇應該擁有側室,以便王室開枝散葉。
他的此番言論招致巨大抨擊。
在過去一個月內,日本各地接連爆發針對參政黨的抗議活動,包括橫濱、札幌、川崎、東京以及關西地區。
與會人士指出:“生育并不是衡量女性價值的唯一標準,女性并不是日本少子化的罪魁禍首。”
與會人士質疑神谷宗幣的動機不純,認為他是利用選舉來歧視女性。男政客公開談論生育適齡期,公然侵犯女性擁有自我決定的“生殖健康”的權利。是否生育,是女性的自由意志。希望日本男政客們能真正尊重女性的生育意愿。
日本人抨擊神谷宗幣純屬當女性是生育工具。
“他說‘女性能進入社會工作是好事,但只有年輕女性才能生孩子’,這番話完全就是對女性歧視,將女性的生育功能視為日本的國家工具。以生育與否,作為衡量女性存在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再放任此類的性別歧視,少子化會進一步加劇。”
“生或不生,完全是個人自由。日本女性如今也能長期在社會上持續工作,就算過了30歲仍單身,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晚婚晚育的人也不斷增加。年輕時不生育,是因為有太多不穩定因素:經濟考量、未來不確定性、與伴侶的關系不明朗等等。只要同時解決這些問題,就算是高齡也想生孩子。然而問題在于,即便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人類的身體結構仍一成不變,生育適齡期從未變化過。因此,日本更應好好考慮建立一個年輕人能安心生孩子的社會制度。”
如今日本,40代初孕產婦的人數已超過20代初孕產婦。
2024年,日本20代初孕產婦為4萬2754人,40代初孕產婦為4萬3463人。
日本人深有感觸,年輕的父母變少了,孩子同學的爸媽多為年紀較大的人。
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本出生人數逐年下降。2024年日本出生人數創下新低,首次低于70萬人,為68萬6061人。
總和出生率(每名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嬰兒人數)為1.15人,比前一年的1.20人有所下降,創下歷史新低。
日本人質疑神谷宗幣,他是如何定義“年輕女性”?
難道如他所言,鼓勵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去生孩子?
他這種“給錢就生”的降智言論,將女性的價值僅限于生育,完全輕視了日本女性能夠通過高等教育提高收入、改變人生的可能性。
工作對于女性而言,不僅能賺錢,更是她們在參與社會事務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他的言外之意是:女高中生只要不上大學在家生孩子的話,日本政府就會在經濟上支持你們。這樣做的話,就會加重“男主外賺錢、女主內生娃”的傳統家庭分工。輕視了女性完全能夠通過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賺錢的能力。
如果日本女性真如他所愿,不上大學去生孩子,缺乏職場經驗,日后離婚,她就會和孩子一起陷入困境。婚姻觸礁硬是不離婚而湊合過日子的話,那么等待她的就是悲慘的家庭生活。
日本人覺得,過分強調男女傳統的家庭分工,其實會進一步加劇少子化。
日本對女性的歧視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女性的工資比男性低,女政治家與女高管的人數占比極少,女性花在家務與育兒上的時間是男性的5.5倍。
根據“2023年版男女共同參與白皮書”顯示,未婚女性(18-34歲)的理想人生路線,已經從以往“結婚生育為契機回歸家庭”轉為“結婚生育后仍能繼續工作”。
日媒指出神谷宗幣反對“選擇性夫妻別姓”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加劇少子化。
據相關統計顯示,日本如今有58萬人因要求“夫妻別姓”而推遲入籍登記。若能盡早實行“選擇性夫妻別姓”,讓這些人早日結婚生子,是有助緩解少子化。
面對鋪天蓋地的抨擊,神谷宗幣事后頻頻找補。他狡辯,只是在闡述一種“很客觀的生理現象”。雖然醫療水平進步,40多歲還能生,但到了60、70歲就難了,人體總會有極限的嘛,那么讓年輕女孩早點生、多生點,出生率不就能提高嘛。
也有不少日本網友為其挽尊,認為此事鬧得這么大,都怪日媒曲解他的話,并建議有生育意愿的人,有條件的話盡量早生孩子,以免將來后悔。
“我認為這只是基于生物學事實、就解決當前社會現狀提出的建議,而非指責、歧視女性。各大日媒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我在聽完他的完整發言后,覺得他說的沒錯。如今大家都意識到,過量工作導致大家難以撫養孩子,從而造成少子化,可惜這很難宣之于口。因此有政客在公眾場合發言其實是非常有意義。”
“我39歲結婚,隨后用了4年時間治療不孕不育。期間雖懷孕了,但流產了3次,最終在43歲完全放棄生育的想法,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老女人是真的不能生育啊’。我認為這不是歧視,而是事實。希望想要生育的人,在年輕時就要好好規劃、盡早行動。不然到老了真的會后悔。如今,我正過著沒有孩子的人生以及在不久將來、迎接沒有孩子的晚年,余生都陷入這種后悔的困境中。我不希望現在的年輕人以后像我這樣。”
“大家是否混淆‘老年人生育’與‘高齡生育’?65歲之后是老年人,35歲過后的確也是生育高齡期。高齡生育的話,即便是順產,卵子的質量也會下降的,如果年輕的時候就生孩子,或許質量會更好。此前一直都沒有遇到對的人,因此我推遲婚期與生育,到現在會因沒有盡早生孩子而后悔。如今這個社會,也有因經濟問題而不結婚的人。如果只是經濟問題的話,希望日本政府能向有生育意愿的年輕人提供支持。”
有日媒指出,非得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的話,其實不孕不育有50%的情況都由男性造成,年齡增長則是導致男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
男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至35歲,有國外專家研究團隊表明,全球男性生育能力斷崖式下降、平均精子數45年下降超5成。
世衛組織在2023年4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每6位成年人就會有1人受不孕不育影響。從男性不育臨床上看,找到了病因,包括遺傳、激素水平等,但實際臨床上有58%的男性患者,不孕不育原因不明。
相關研究表明,精子在細胞分裂時,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異,受此影響,孩子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女性并非單性繁殖的,孩子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基因,如果非要將女性的衰老視為問題的話,那么男性的衰老也必須重視。
因此,日本人回懟神谷宗幣,非要讓年輕女性多生孩子的話,那么為了下一代著想,年輕女性的伴侶更應是年輕精壯的男性。
眼看針對神谷宗幣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其團隊在上傳這段街頭演說視頻,特意刪掉涉及“生育”的相關內容,解釋是“天氣太熱了,導致機器出了問題,所以這段并沒有保留下來”……
近年來,日本政客深諳“炎上商法”,通過發表各種具有爭議性的言論,以博取眼球,從而擴大保守派、基本盤的支持率。
誕生于疫情期間反對疫苗的陰謀論團體,以神谷宗幣為首的參政黨因出身注定其反智保守的極右傾向。
2020年3月,參政黨在油管上正式成立。在2022年參議院選舉中,參政黨獲得1個議席,正式進入國會。
神谷宗幣被戲稱“特朗普日本分普”,他坦言深受特朗普影響,其從政道路基本上也是對特朗普的拙劣效仿:日本人優先、猛烈抨擊移民政策、限制外國人融入日本社會、反對全球化。
他呼吁“老女人不能生孩子”的言論更令他斬獲一大批“日本紅脖子”,中年支持者甚多。
根據朝日新聞的出口調查顯示,在本次參議院選舉的比例選區中,支持參政黨的有60%為男性,40%為女性。
從年齡層來看,40代與50代的支持者占比最高,約為42%。這些人大多都是“就職冰河期世代”。
因為這些人的支持,原本在選舉前僅有1個席位的參政黨,如今獲得了14個改選席位。
如今參政黨在日本各地擁有超百名地方議員,在眾議院擁有3席,參議院擁有15席。神谷宗幣揚言,今后希望在參眾兩院拿下“50個議席”,這釋放出相當危險的信號。
“神谷主張‘日本人優先’,不過就是‘強者第一、弱者第二’。他希望所有弱者能夠盡快離開日本,日本就應該由強者治理。對于那些無法生育的女性、老年人、在日的外國人、病人、殘障人士以及身無分文的人冷眼旁觀,像這種政客,我只希望他盡快消失,我不希望日本會變成這樣。”
不少日本人認為,神谷宗幣的種種言論,不是在推進共生社會,而是分裂日本社會。日本絕對不能允許類似的歧視與排外主義蔓延開來。
? ? 7月25日匯率: 0.04873630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