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7月24日電 (黃峰 張永霞)在書香中浸潤心靈,在運動中錘煉意志,在關愛中收獲溫暖……暑假期間,貴州的孩子們用多種方式解鎖假期,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收獲知識、技能與快樂成長。
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的貴州省圖書館,只見孩子們或踮腳取下心儀的書籍,或伏案寫下讀書筆記。連日來,這里成了學生們最愛的“第二課堂”,《昆蟲記》《中國歷史故事》《海底兩萬里》等書籍前總是圍滿了小讀者。
資料圖:貴陽市南明區圖書館內,一名小學生正在閱讀。 趙松 攝
剛讀完一本科普書的四年級學生張譽庭合上書,輕聲和旁邊的同學討論著書中的有趣情節。“每天來圖書館讀兩小時書,已經成了我的暑假習慣。”張譽庭說,圖書館的安靜氛圍讓自己能專注學習,和同學交流讀書心得更讓閱讀變得樂趣無窮。
與張譽庭在書香中沉淀不同,他的表妹媛媛則在泳池里找到了夏日的快樂。在家附近社區游泳館里,每天下午都能看到媛媛躍入水中的身影。“哥哥愛看書,我最愛游泳,每天不游上一小時就渾身不自在。”媛媛說,從一開始怕水到如今能輕松游完25米,“這個暑假,我的游泳技能進步飛快。”
資料圖:玉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茅坪村,小球員們在足球比賽中拼搶。 胡攀學 攝
假日清晨寂靜的校園內,從足球場上不斷傳來加油、鼓勁的聲音。在貴陽市云巖區為明小學的足球場上,足球教練每天8時許就出現在這里,帶著小球員們開啟一天的訓練。“腳內側推球要發力均勻,跑動時眼睛要注意觀察隊友位置。”教練邊示范邊講解,孩子們跟著一遍遍練習基礎動作,從運球、傳球到戰術配合,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奔跑中的堅持、進球后的歡呼、失利時的鼓勵,都成為孩子們成長的養分。
“橫要平,豎要直,寫字就像做人,要端正穩重。”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一家書法培訓中心,孩子們正挺直腰背,跟著老師練習硬筆書法,一筆一劃都寫得格外認真。9歲兒童張玉淼的媽媽說,以前孩子總愛玩手機,這個暑假報了書法班后,不僅能靜下心來練字,還懂得了欣賞漢字的結構美。“每天回家都會主動拿出字帖練幾頁,寫完還會驕傲地拿給我們看。”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類工坊里,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刺繡、蠟染、竹編等傳統技藝,穿針引線間,侗族紋樣在布面上綻放;蠟刀游走時,藍白世界里暈染出民族風情。
資料圖:黔西市雨朵鎮“公益愛心托管班”里,志愿者在和孩子們扳手腕。 周訓超 攝
貴州各地“公益愛心托管班”,也為孩子們的假期增添了溫暖底色。在貴陽市云巖區芯民易兒童之家,孩子們圍坐在大學生志愿者身邊,認真地聽著講解。這個公益暑期托管主要面向轄區6歲至14歲兒童,提供作業輔導、藝術教學、紅色教育、安全培訓、外出研學等服務。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雨朵鎮,志愿者走進托管班擔任“暑假公益老師”,指導孩子們學習下棋、組裝機器人、書法、游戲等,用陪伴與關愛呵護他們快樂成長。
從城市到農村,從課堂到戶外,貴州娃的暑假充滿了歡聲笑語,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讓孩子們收獲了知識與快樂,在實踐中學會了堅持、合作與感恩。(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