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球就寫各種差,恨不得每個球員都揪出來說一遍,比如王媛媛的進攻只得11分,配不上大副攻位置,比如陳厚羽攔網得分少,就說不給王奧芊機會;龔翔宇只得14分,邊攻中最低,就說水平下降明顯,又比如說倪非凡一傳完美到位率不高,質疑趙勇為何不上王夢潔。
諸如此類對女排輸波蘭的總結,一句話只要是輸球就是萬般不好了。渾不然不顧及雙方實力,具實描述,給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只是任由情緒的發酵。
當美國站時,女排三次逆轉后,所有人都在說打出了精神,聽到全網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說辭,真是讓人感覺太可笑了,難道我們女排球迷真如這些小編一般。
其實三場大逆轉的對手分別是排名第七和第八的德國與美國,以及排在第11位的多米尼加,實力相比這支新女排皆有所不足,這樣的逆轉非旦不值得稱道,反而是提出了問題,為何會在實力占優的情況下,打得如此費力,不正是不成熟的表現嗎?
相反,此役輸給波蘭女排,對手幾乎是全主力陣容,實力本在中國隊之上,排名第四也說明了事實。且主場作戰,在球迷山呼海嘯的助威聲中,方才艱難擊敗年輕的中國女排,你們還在說這也打得不好,那也打得不好。
如果用以上總結給偽球迷小編畫像,恐怕會得出一個結論:對排球的認知極為膚淺。
其實這么說也不盡合理,因為其中有些聰明人并非不懂排球,而是出于對平臺推薦體系的迎合,逢女排賽事走兩個極端,贏了猛夸,輸了死踩,基本上會得到流量的青睞。
因此,你可以看到各種極為偏頗的“水文”在平臺上霸屏,各種追責的情緒泛濫,說實話當下看女排比賽分析的小帖子,還真要有點勇氣。因為很可能點開標題就踩在惡心人的“翔”。
中國女排2-3負于波蘭,五局比分為25-17、20-25、25-19、19-25、12-15。
總得分兩隊皆為101-101;進攻得分:中國64-波蘭63;發球:中國2-波蘭5;攔網:中國11-波蘭15;自失:中國18-波蘭24。
面對網口優勢明顯的對手,中國隊進攻還多得一分。
單以數據論,可能大家會說攻手發揮出色,比如吳夢潔25分,52扣23中8失誤被攔,1攔1發,扣球成功率44%。
這樣的數據是面對兩位身高超2米的長人打出來的,最重要的是吳夢潔打滿全場咬下來的得分,所以8次失誤看起來也不那么刺眼了。
莊宇珊20分,42扣18中5失誤被攔,1攔1發,扣球成功率42.8%,相比她個人在之前的表現來看,有一半時間扣球成功率僅為3成,多次被董禹含替換,可在面對高攔網時能打成這樣,已經是個人的巔峰之作了。
莊宇珊的突防非常依賴張籽萱的快傳球,用平拉開速度搶對手的并網不及時,也就是說,兩位攻手出色扣球成功率,大部分功勞必須記在張籽萱的身上。
在中國隊一傳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還是有不少球迷指責小將傳球很死板,比如給龔翔宇的傳球連續被攔,導致決勝局落后。
要知道一場五局大戰中二傳一場球的傳球數量在200次以上,只是那么幾個球沒傳不好,就聽到你們BB個沒完沒了,怎么自己不上去試一試呢!
所以,說張籽萱沒組織好基本都是偽球迷。
其實整場比賽兩隊都在為打出自身的節奏而努力。
在第一局和第三局中,中國隊一傳體系很在線,給了二傳極好的支持,所以中國隊打出快節奏,避開了對手高攔網壓制,兩局都是在大比分領先下拿下比賽的。
而第二局和第四局則是被對手發球沖擊,一傳不到位的情形下,網口處于絕對下網,從比賽中段開始落后,而且往往是打成多回合球,皆是中國隊輸得多,這樣的情形在兩局皆追到僅差兩分時,表現得最是明顯。
第二局的20-22被盧卡西克大力扣殺擊碎,第四節在16-21落后追到19-21,又被對手的高舉高打擊碎。
說明球隊年輕經驗不足,只要在頂上一二分,垮掉可能會是他們。
這支年輕的女排打關鍵分的能力一直不足,這是今后一定會得到改進的地方;副攻能力不足是事實,配合不默契也是事實,可是仍與實力高于自己的對手血拼五局,你們怎么還會認為打得不好呢?
說到底,還是認知不足惹得禍。
趙勇這支球隊主打平拉開和立體進攻,張籽萱兩邊球分配已經做得非常好了,還要強制要求他在短時間同與能力一般的副攻線也打出精妙配合,你們也太強人所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