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針正骨融新術
妙手仁心惠民生
【王東亮主任用“銀針”,引領科室新發展】
銀針祛頑疾,錦旗載真情
一面錦旗,承載著張女士告別多年“腰痛如折”的欣喜。她曾飽受腰椎間盤突出折磨,行走艱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科室主任王東亮為她量身定制了以針灸為主、結合中藥熱敷、穴位注射的精準方案。
短短一周后,疼痛如潮水般消退,張女士重新挺直腰板。出院之際,張女士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送到了王主任手里。錦旗上的14個字,“醫術精湛品德優,服務熱枕如親人”,表達了張女士的真實感激之情。
正骨解膝痛,妙手立見效
17歲的高中生小李,被雙膝關節滑膜炎困擾數年,走路膝蓋不能打彎,多次求醫未果。此次來到中醫院針灸科求助于王東亮主任,經過仔細查體,王主任考慮為該患者的膝痛與滑膜炎無關,而是由骶髂關節錯位及腰背部肌肉僵硬引起的“脊源性膝痛”。同時迅速調整治療方案,通過傳統正骨手法調整腰椎及骶髂關節,一次即見成效。患者母親激動的說,“看了好長時間一直沒效果,王主任幾分鐘的治療就見效了,真是神醫啊!”
引才強科室,技術煥新顏
王東亮是灌南縣中醫醫院改制后引進的首個高層次人才,到院工作后他結合醫院實際和個人專業特長制訂了科室的硬件改造及軟實力提升計劃。開展了頸腰椎定點旋轉正骨、穴位埋線減肥、兒童生長貼、中藥熏蒸、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肩周炎、骶管滴注聯合腰椎正骨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多項新技術。短短3個月,住院患者翻了兩倍。許多患者都是慕名而來,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應。
上任初始,他就將國家中醫藥推廣項目--風濕疼痛三聯序貫療法系統引進至針灸康復科。大大增加了科室的影響力,豐富了科室的治療手段,已有數十名頑固性風濕疼痛患者因此受益。同時做為洛陽正骨“筋滯骨錯”學術思想傳承人,他將百年正骨醫院的整體理念帶到了科室,通過定期查房,言傳身教,讓科室的醫護人員對頸肩腰腿痛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治療理念也在迅速更新。科室病人都連連夸贊掉“你們科的主任強,醫生技術也好,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
傳承融創新,康復惠民生
現代醫學技術在飛速發展,王東亮就任針灸康復科主任后,吸取現代康復理念的精華,結合中醫優勢,大力發展偏癱、骨折術后的康復治療。向醫院爭取上級醫院康復治療專家來科室定期坐診,定期示教。解決了之前存在的技術不精,業務不熟練的問題,開闊了科室治療師的眼界。而最大的受益者則是科室眾多的康復患者,他們紛紛表示,王主任來了之后感覺科室的治療手段豐富了,與連云港及淮安的大醫院比,不但應有的治療都有,而且在中醫康復治療上更具特色。有一個關節術后的小朋友,長期存在膝關節僵硬的問題,多家醫院就診效果均欠佳。來到科室就診后,王東亮主任帶領科室團隊精準評定,制訂康復治療計劃,同時將關節松動訓練同中藥熏蒸結合起來,短短數周該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大大改善。患者父母盛贊科室治療專業,服務認真。
一枚銀針,能疏通淤堵的經絡;一份匠心,可重燃生命的希望。從張女士挺直的腰板到小李舒展的膝關節,從“脊源性膝痛”的精準辨治到“三聯序貫療法”的系統引進,王東亮以“筋滯骨錯”的學術精魂與現代康復的前沿理念,在灌河之濱澆灌出中醫傳承創新的灼灼之花。 一位學科帶頭人的使命,正轉化為“強將手下無弱兵”的科室氣象,更凝練成“康復不出縣”的民生答卷。這卷以匠心寫就的杏林傳奇告訴我們:高層次人才沉下去,縣域醫療才能強起來。
人物簡介
王東亮,副主任中醫師,灌南縣中醫醫院針灸康復主任,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副院長趙明宇博士入室弟子,平樂正骨“筋滯骨錯”學術思想傳承人。先后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河南省中醫院、北京天民針刀研究院、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
精準掌握平樂正骨“筋滯骨錯”理論內涵,擅長運用正骨手法、平脊療法、牽彈三步法、優值牽引法、針灸、針刀、弧刃針、內熱針、沖擊波等治療手段治療各種類型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等。衷中參西,熟練掌握影像引導下頸腰椎的神經阻滯治療、臭氧治療,超聲引導下大關節腔內注射技術及針刀松解術。熟練掌握康復醫學科專業醫學知識,對常見腦卒中、顱腦外傷、脊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及骨折后康復、慢性肌骨疼痛康復有豐富臨床經驗。
聯系方式
王東亮主任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