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7 月 23 日 19 時,佛山全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195 例,均為輕癥病例。順德區疫情集中,累計報告2934例(截至7月22日)。
自7月15日下午,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首次通報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后,短短一個多星期時間,當地確診病例數已經增加了2000多例。
另外,基孔肯雅熱疫情不僅擴散至佛山市其他區,而且還外溢至省外。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通報稱,澳門衛生局7月18日接獲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列為本澳今年第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患者是中國澳門居民,男性,61歲,居住于青洲大馬路青怡大廈,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順德區探親,17日早上出現發熱、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等癥狀,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18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并呈陽性。患者目前病情穩定,將安排接受住院治療,患者同住人士暫無不適。
另據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22日介紹,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
對于這次佛山順德基孔肯雅熱疫情確診病例數增長快原因,廣東省感染科專家表示,基孔肯雅熱的傳播,必須通過蚊子叮咬作為媒介,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感染基孔肯雅熱的患者,主要以無癥狀感染和輕癥為主,導致很多人不去醫院就診,感染源難以被發現,再加上人員流動密集,在蚊子叮咬作為媒介作用下,更容易造成擴散,進而導致疫情外溢。
世衛專家
就基孔肯雅熱發警報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7月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并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基孔肯雅病毒傳播的國家及地區分布圖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并擴大監測范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中國疾控中心
基孔肯雅熱沒有人傳人跡象
7月23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段蕾蕾介紹,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并引發本地傳播。個人如果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的情況,尤其是有蚊蟲叮咬史或者疫區旅居史者,要立即就醫治療。
段蕾蕾說,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密度。
“建議公眾做好個人防護。”段蕾蕾說,白天外出時建議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如果有裸露的皮膚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驅蚊產品驅蚊,避免在樹蔭和草叢等蚊蟲密集的地方長時間停留。家中可安裝紗門和紗窗,晚上睡覺時可使用蚊帳,必要的時候要配合電蚊拍和蚊香液滅蚊。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日前也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