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女孩渴望嫁到中國,為了留到中國,她們甚至不要結婚證,哪怕僅僅以女友的身份與之同居也可以。
這聽起來非但不像一樁實事,反而像一場騙局。
尤其是中緬長達兩千多公里的邊境地帶,這種情況更是頻繁出現。
這到底是事實?還有人為了提升流量,故意搞出的“噱頭”?
主動出擊
要想撐起一個論點,必須要找到與之相符合的論據,首先要提出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為什么這些女孩希望遠嫁我國呢?
古今中外的大部分女性對待愛情無疑都有浪漫的幻想,朱麗葉和羅密歐的愛情抹除了兩個家族的仇恨。
梁山伯和祝英臺雙雙化作蝴蝶,雙飛于一望無垠的花海之上,杜麗娘因為愛情死而復生。
一樁樁,一件件的愛情事跡無不在刺激著女性的情感味蕾。
越南女性身為世界女性中的一員,肯定也不例外。
不過愛情也需要面包和牛奶,沒有面包和牛奶的愛情無疑是水中月、鏡中花,終究不過是一場短暫而又虛幻的夢境。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項非公有制企業蓬勃發展。
云南由于四季如春,各種自然風光與人文古跡不同于其他地區,因而成為旅游打卡的熱門地區。
這里的百姓很早之前就開始從事與旅游相關的各種事業,同時,這里還有著名的普洱茶。
古代時期,普洱茶從這里走向了全國各地。
如今,各項現代化的技術日新月異,普洱茶也得以從這里走向了世界各地。
歐美國家十分偏愛我國的茶葉,為什么歐洲人要遠跨大洋攻打我中華民族。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茶葉運送到其他國家時,價格高得離譜。
可當地人又以飲中國茶葉為時尚,養成了習慣,為了打破這種貿易逆差,他們采取了強盜的行徑。
雖然時代變了,但是這些人的習慣并沒有改變,使得普洱茶的銷量長時間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線。
有了這些外力的加持,老百姓的錢袋子自然鼓了起來。
有了多余的錢之后,舊房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式民居。
再加上國家大基建工程的推進,鄰近緬甸一帶的城鎮面貌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反觀緬甸,似乎在時間的長河中忘記了前進,街道與民居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百姓們依舊貧困,找不到正當的謀生手段。
英國著名的作家簡·奧斯汀在其小說《傲慢與偏見》中寫道: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有錢的單身漢們在中國,那些女孩子肯定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試圖通過婚姻改變自己以及家族的命運。
第二個問題又來了,她們憑借什么讓我國的男孩子愛上她們?
相貌?才學?還是其他不為人知的手段?
其實,一個男孩愛上一個女孩子只需要一瞬間,或者是因為一個動人的眼神,或者是一句令人欣喜的話語。
要想成為一個男性的妻子,尤其是成功男性的妻子,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要乖巧聽話。
當前的緬甸仍舊處于男尊女卑的農業社會階段,許多女性的自我意識完全沒有覺醒,聽話似乎成為了融入她們血液的存在。
因此,她們具備天然的優勢,再加上其主動出擊,許多男性紛紛拜倒在石榴裙下。
現實需要
當然,這不是導致出現緬甸女孩普遍外嫁我國邊境的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由于現實的需要,由于上個年代某項政策的推行,導致我國的生育率大規模下降,有些家庭為了生出男孩,甚至會經常性地打胎。
一次次懷孕又打胎,導致了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再加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女性的獨立性愈來愈強,民國時代出走的娜拉們終于找到了出路,依附于某個男人不再是她們唯一的選擇。
可是傳統的觀念仍舊在廣袤的城鎮地區盤根錯節,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雜糅致使我國出現了一種多樣的婚戀觀。
第一種情況:
成功女性不需要彩禮,她們只要找到一位稱心如意的郎君,與之匹配的成功男性大概率不會選擇一位強勢的妻子。
以上情況還只是極少數群體。
第二種情況則是:
出身底層的女性在開始待價而沽,各種天價彩禮層出不窮,動輒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還要加上房子、車子與五金等東西。
普通家庭集三代之力,也無法完全滿足這種畸形的婚戀要求。
云南一帶與東南沿海相比,發展程度仍舊較為低下,自然不敢奢望能夠走進婚姻。
怎么辦?有需求就有市場,緬甸應運而生了專門撮合兩國婚戀的中介機構。
因為某些新聞報道的宣傳,很多人都認為緬甸新娘遠嫁我國就是一場騙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她們舍得離開家鄉嗎?
必須從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中去了解一個人。
當前,我們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困擾,每日里吃喝不愁,還可以留下一部分閑錢去享受生活。
緬甸的普通民眾還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想一下我國七八十年代,多少人為了一口吃的,不惜犯下大錯。
那種集體饑餓的時代才剛剛過去不久,難道我們忘記了嗎?
來到中國,好比一下子闖入了天堂,這里不僅擁有各種豐美的食物,還有舒適的房子,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各種硬件設施比母國不知好上幾倍。
假若擁有了中國國籍,能到全國各地四處旅游,想回國看一看,不僅有飛機,還有火車、汽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何樂而不為呢?
只有愚者才會想要逃離天堂,而那些所謂的婚戀騙局不能說不存在,只能說是極少數。
當然,這些女孩子甘愿留在我國,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中國的男人疼惜妻子聞名于全世界。
反觀我們的鄰國,印度也好,緬甸也罷,丈夫不出門工作,整日里好吃懶做,酗酒成性,反而把養家的重擔一股腦拋到妻子的身上。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在《米格爾街》就塑造了這些人的群像,那些女人們如同匍匐地上的四腳動物,整日里除了工作就是生育,完全沒有個人的生活可言。
因此,那些女孩子即使不要彩禮也要到我國來。
這里的人會拿她們當人來,有了孩子之后,丈夫不會毫無緣由地毆打她,反而會給予她們貼心地照顧。
婆婆也會適當地幫襯之下,不會讓她們立即下床干活,她們只需要躺在床上靜靜地休養。
如此美好的生活誰人不向往呢?
因此,雙方的現實需要才是兩國普遍通婚的根本原因。
當前,我國仍舊有大量的未婚男青年,因為經濟等原因一時間無法找到合適的婚戀對象。
如果兩國以此為契機展開合作,一方面可以緩解緬甸因人口過多,導致生產總值不足的壓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解決我國大量男性無法結婚的問題,不知緬甸方面是否會同意這項協議?
當然,我們必須要開出一系列優惠的條件,可以允許女性攜帶家屬定居中國,同時,鼓勵夫妻多生多育。
如果緬甸害怕國內人口大量流失,也可以允許部分子女直接入籍緬甸。
這些緬甸籍的孩子可以在我國接受教育,學成后返回緬甸,用自身所學支援祖國建設。
這項長期的合作一旦達成,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將不僅僅限于官方層面,民間的交往也會越來越頻繁,緬甸也會因此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身為中國人,你們支持這項計劃的實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