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祥烈士的兩個侄兒與徐寶川老人(中間)合影。(烈士家屬供圖)
■90歲的徐寶川老人講述安玉祥烈士的事跡。
■80多年前中共渾源縣四區區委所在地。
■安玉祥烈士簡樸的墓地。
■石家莊靈壽籍八路軍安玉祥81年前被叛徒出賣犧牲在山西省渾源縣
■當地父子兩代人給烈士守墓幾十年 日前家人找到了烈士安葬的地方
“經過81年的尋找,我們終于找到了我二大伯——安玉祥烈士的安息之地?!比涨?,抗日烈士安玉祥的侄子安卓中激動地說,找到的地方是山西省渾源縣大西溝門村。那天,90歲的徐寶川老人步履蹣跚地帶著他們這三位從石家莊靈壽縣遠道而來的訪客,走向一處隱蔽的山崖。那里長眠著犧牲了81年的抗日烈士安玉祥。這場跨越時空的“重逢”,揭開了塵封已久的悲壯往事和兩代人守護抗日烈士墓的溫情故事。
□本報記者 馮月靜
少年從軍:從貧苦農家子弟到抗大學員
1924年,安玉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柳溝村一個貧苦農家。他從小聰明好學,眼看著大戶人家的孩子上學讀書,安玉祥也吵著要讀書。他的爺爺奶奶舉全家之力,供他讀了高小。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13歲的他被迫放棄學業,與同村兄弟安玉華一同加入八路軍。因年齡小,他先被安排在晉察冀邊區政府工作,1939年因表現優異被選送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靈壽一期)(以下簡稱“抗大二分?!保W習。
在抗大二分校期間,安玉祥迅速成長。同年9月,他隨學員隊參加了著名的陳莊戰斗,在這場持續六天五夜的激戰中,被圍日軍基本被殲滅。戰斗勝利后,身著嶄新軍裝的安玉祥回鄉探望,對堂弟豪邁地說:“我打敗了日本鬼子,將來要跟著咱們的隊伍解救全中國!”誰承想,這一次回家竟成了他與家鄉的永別。
此后,他隨八路軍120師特務連轉戰晉西北,1940年秋被派往敵后山西省渾源縣四區(駐大西溝門村)任區委委員,當時他才16歲。
青春歲月:扎根敵后的4年
90歲的徐寶川是山西省渾源縣大西溝門村人,在他記憶中,初到大西溝門村的安玉祥很快贏得當地群眾信任。安玉祥與當地干部楊天才、白左林組建武裝,開展游擊戰。徐寶川的父親徐縣,當時任大西溝門村的村支書,他見安玉祥年少有為,主動表示:“由我保護你一身安全?!?943年,徐縣又讓當時8歲的徐寶川與安玉祥結拜為兄弟。
在徐寶川的記憶中,安玉祥總是住在山洞或老鄉家辦公,“他教我聽黨話、守紀律,我們的文件就藏在村外的山洞里?!碑敃r的抗日武裝條件極其艱苦,游擊隊使用的“七九棒子”土槍威力有限,子彈“打出去連皮都打不破”。但在圣旨嶺伏擊戰中,安玉祥指揮若定,不僅用土槍擊傷日軍小隊長,更巧妙利用滾石擊退敵人。這場戰斗讓他深刻認識到裝備的重要性,也堅定了其改善武裝的決心。
血灑龍山:叛徒設局 壯烈犧牲
龍山,渾源縣境內的一座大山,安玉祥到渾源縣后,主要在龍山一帶活動。
安玉祥后來擔任了中共渾源縣四區區委書記職務,領導龍山一帶的群眾堅持抗日游擊戰爭。1944年開春,渾源縣仍沉浸在寒冷之中,農歷三月二十,“上級指示”安玉祥到李峪村參加區委書記會議,接待上級派來的一個特派員。安玉祥把區委委員白左林和干爹留在山上,當日獨自一人抄近路前往李峪溝。第二天,農歷三月二十一日(1944年4月13日),就在安玉祥快走到東灣村的溝口時,與叛變區長派來的兩個漢奸迎面遭遇。因寡不敵眾,他慘遭殺害,年僅20歲。
安玉祥被殺害后,殘暴的日軍將其頭顱砍下,與同日遇害的徐寶川舅舅的頭顱一起,懸掛在渾源古城西門樓上“示眾”。后來人們才知道,這是日本鬼子利用漢奸設的一場騙局,他們早就想殺害安玉祥,但一直沒有機會。這一次他們設計讓熟悉安玉祥的叛變區長謊稱“上級指示”,秘密開會,然后,派人半道劫殺。
接受組織重托,秘密深入敵后工作,短短4年多時間,安玉祥和龍山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純樸善良的龍山人民沒有忘記他。
噩耗傳來,徐縣當場昏厥。蘇醒后,這位重情義的村支書變賣家產湊齊45枚銅元,雇人冒險將安玉祥的頭顱從城樓偷回。又花費15枚銅元購置棺木,將烈士遺骸秘密安葬在山崖之下?!案赣H說,不能對不起這個舍命抗日的外地娃。”徐寶川回憶說。而那個叛變的區長,不久后被應縣公安局局長魏安邦就地正法。
“父親臨終前,囑咐我一定要守護好安玉祥烈士的墓?!毙鞂毚ㄕf,所以這么多年來,他一直沒有忘記父親的囑托,一直守護著這座墓。
81載尋親路:從靈壽到渾源的守望
安玉祥的親屬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才得知安玉祥已經犧牲在了山西省應縣一帶。
安玉祥犧牲后,靈壽縣曾立碑紀念,但因戰亂頻仍、信息閉塞,家人始終不知其埋骨何處。2022年,安玉祥的名字被刻入靈壽縣橫山嶺烈士陵園,但遺骸仍無蹤跡。
轉機出現在2024年9月。安卓中在“美篇”上發表了一篇悼念二大伯安玉祥的文章,被渾源縣紅色文化研究者“暐爾古津”偶然發現,并聯系確認:“大西溝門村埋著一位外地烈士,叫安玉祥?!?/p>
幾經周折,日前,安玉祥的兩個侄兒和一個侄孫趕赴渾源。得知他們前來,90歲高齡的徐寶川十分高興,堅持帶著他們回大西溝門村(該村現已拆遷安置,他們現住渾源縣城)。徐寶川和兒子帶著安玉祥的三個親人,從懸掛過安玉祥頭顱的渾源縣古城西門樓下出發,行駛30公里山路,進入了藏在龍山深處的大西溝門村。在一個大山坳里他們看到了安玉祥烈士戰斗、工作、生活了4年多的地方,并找到了那座由徐縣親手安葬安玉祥的墳墓。盡管簡樸得不能再簡樸,但安卓中他們卻激動不已,泣不成聲:因為這里長眠的正是他們尋找81年的親人。
90歲高齡的徐寶川疑惑地問來尋找安玉祥的親屬:“他為什么一個人來這里啊?”
安玉祥的親屬回答:“可能是因為他有過地方工作的經歷,識字,還上過抗大二分校,組織上信任他吧!感謝您和鄉親們,若不是你們守護,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他了,更不知道他的這些英雄事跡?!?/p>
英雄不朽:軍民共鑄的豐碑
安玉祥的一生短暫卻璀璨:13歲參軍,16歲獨闖敵后,20歲血灑龍山。他的故事被編入當地民間傳說,一直流傳下去。而徐家父子兩代人守護英靈81年的事跡同樣令人動容。
“81年的尋找,81年的守望。我們想帶您回家?!卑灿裣榈闹秲汉椭秾O在烈士墳前捧起一抔黃土,龍山的松濤嗚咽,仿佛在訴說那段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鏈接:
祭奠二大伯安玉祥
十五六歲,
正是上學讀書的年紀,
你卻義憤填膺,走進了晉察冀邊區……
站在了八路軍抗戰的隊伍里;
拿起刀槍,拼死對敵。
跟著鄭維山在抗大二分校學習,
參加了陳莊戰斗,
加入了共產黨。
帶兵打仗,把日本鬼子擋在了山西,
20歲為國捐軀,
寶貴的生命戛然而止。
豆蔻年華留在了雁北,
換來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
致敬!我們的二大伯—安玉祥烈士!
安玉祥的侄子安卓中作
來源:燕趙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