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廣告打賞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網紅了,他們又多了一種圈錢的方式,那就是開演唱會。
但全程都不露臉的演唱會,你看過嗎?
最近,抖音知名網紅旺仔小喬官宣,要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辦個人演唱會。
結果,錢還沒圈到呢,就全網翻車,三天掉粉 28 萬,還在持續掉粉中……
可能有人不知道,她是何方神圣,怎么在熱搜上掛了好幾天?
旺仔小喬特別神秘,2005 年生人,原名不詳,但粉絲量驚人,靠著翻唱吸粉 2000 多萬。
就連黃曉明、姚晨、韓紅、張韶涵這些大咖都要搶著和她合拍合唱。
除了聲音比較有特色,她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從來不露臉。
在她發布的幾百個視頻里,無一例外都手動打碼,神秘感拉滿。狐妹記得上一個不露臉的也姓“喬”
粉絲們也習慣了她這樣的風格,按理說在線上直播,也賺得盆滿缽滿了。
但誰能想到,她居然要進軍線下演唱會,還搞個蒙面主題,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
主要是因為她演唱會票價定得比較高,直逼林俊杰等一線歌手。
最高票價 968 元,最低票價為 268 元,差價 700 元。
網友看了直接傻眼,紛紛發出靈魂質問:
“ 花 968 元買內場票,是為了看面具材料嗎?”
“ 這和我在家戴著耳機聽她唱歌有啥區別?”
要知道,大家買內場票,就是為了能近距離看到喜歡的歌手,面對面互動。
可現在歌手全程不露臉,內場票有什么意義,不就是純純地割韭菜嘛。
還有網友對演唱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畢竟全程戴著面具,不張嘴觀眾也看不到,中途換個人也沒人知道啊。
除了演出形式和票價問題,旺仔小喬的演唱曲目也飽受爭議。
和很多網紅歌手一樣,她一開始是靠翻唱歌曲走紅的,原創作品相對較少。
這次演唱會的歌單里,僅有 7 首是她本人創作或參與創作的原創歌曲,其余 15 首都是翻唱。甚至還有《跳樓機》這種口水歌,真值千元票價嗎?
至于旺仔小喬為什么死活不愿意露臉?她之前在直播里就提到。
她解釋說,自己是十六七歲時遭遇過跟蹤和騷擾,凌晨 1 點還被人敲門,這給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而且她不是吃顏值飯的,也有一些容貌焦慮,害怕讓大眾失望,所以更希望大家能通過音樂和聲音關注自己。
主辦方華納音樂也信誓旦旦地表示,相關部門會全程錄音錄像監督,可還是沒法徹底消除大家的疑慮。
隨著爭議越來越大,網友們開始深挖旺仔小喬的過往,結果扒出了不少 “黑歷史”。
比如,之前她翻唱明星的《戀愛告急》時,一開始聲稱自己是原創,平臺翻唱版本還特地標了原唱標注,只字未提真原唱。
后來被原唱粉絲罵了,她還直接掛出素人賬號,諷刺對方不識字,引導粉絲網暴人家。
還有在《年輪》這首歌上,她非說自己只認張碧晨是原唱,哪怕粉絲提醒,她還固執己見,說自己認定了就不會改。
另外,她還曾在直播間公開黑粉的微信號,被質疑時,她并不以為然,辯解稱沒透露對方個人信息,因為微信號能改。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開始玩梗模仿她蹭流量。
突然冒出了一堆類似 “旺仔大喬”、“旺仔中喬”、“可樂小喬” 的賬號,這些賬號都開著特效頭套不露臉直播。還宣稱自己這是 “線上演唱會,全場免費不用門票”。
玩互聯網五年不露臉,結果現在照片已經滿天飛了。不過一碼歸一碼,“開盒”確實是違法行為,公司已經報警處理了。
要說這兩年開演唱會的網紅可真不少,但有人歡喜,有人憂。
今年 6 月,網紅何秋亊被一場演唱會搞得口碑徹底崩盤,因為涉嫌抄襲被全網追著罵,掉粉超過百萬。
而另一位那藝娜卻在同行們的襯托下,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她的來時路。
2022 年有一批網紅,利用濾鏡假扮外國人吸粉,她就是其中一個,那時候叫做“俄羅斯娜娜”,深受大爺大媽們的喜愛,迅速吸粉 200 萬。
后來,慘遭官方封號,她搖身一變又成了“中國娜娜”,繼續吃互聯網這口飯。
折騰了一陣沒啥水花,轉頭又簽約了公司成為歌手,改名“那藝娜”。
還出了一首火遍全網的土味神曲《愛如火》,播放量超 100 億,版稅賣出 1.4 億,是華語樂壇版稅前十,收入排名超過了周董的《七里香》。
今年 58 歲的她,放下豪言“再不賺錢就老了”。轟轟烈烈開啟全國巡演專場,演出門票場場售罄,觀眾爆滿,萬人齊喊“退票”,場面相當壯觀。
其實,觀眾去看她的演出不是為了聽歌,99 塊錢倆小時,主要是尋開心。
其實,如果旺仔小喬票價沒那么高,也不會被罵得這么慘。想掙歌手的錢,又想和普通人一樣自由,什么好事兒都讓她給占了。
同時,也有不少真正關注音樂的人擔心,如果隨隨便便什么人都能開演唱會,那以后,會不會就沒人再專注音樂品質,而是只看重流量和數據呢?
參考資料:
封面新聞、不只八卦、中國新聞網、電商頭條
茶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