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Y
前言
特朗普已經對普京下達了“最后通牒”,50天內必須簽署停火協(xié)議,否則后果很嚴重。但是“戰(zhàn)斗民族”出身的普京,又豈會真的被美國唬住,更何況對方還是一向在決策上任性而為的特朗普。因此,在美國發(fā)出威脅后,俄軍在前線非但沒有減弱火力,反而是加緊集結了16萬大軍攻城,一場俄烏大決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在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土耳其當地進行了第三輪談判。正如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佩斯科夫此前說的那樣:別對談判抱太大期望.....
此次談判雖說談不上是真正的“停火談判”,只是簡單的和平會談為了討論進一步的交換戰(zhàn)俘問題。
但誰也沒想到此次俄烏會談僅持續(xù)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草草結束。
普京的回應,寫在炮火交織的戰(zhàn)線上
面對這份最后通牒,克里姆林宮的選擇,是把賭注全部押回戰(zhàn)場。
與其在談判桌上浪費口舌,不如用炮火爭取更有利的籌碼。俄羅斯在前線集結了約16萬重兵,發(fā)動了沖突以來最猛烈的一場全線攻勢,尤其是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攻勢如水銀瀉地。
莫斯科的邏輯清晰得令人不寒而栗:戰(zhàn)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為什么俄羅斯突然擴大對烏的軍事行動?
還記得此前特朗普對普京發(fā)出威脅稱“50天不停火,將會加大對俄以及與俄進行貿易國家的關稅制裁嗎”?
其實這句話不光是對普京說的,因為在發(fā)出威脅沒多久,美媒就透露出消息對外表示:
“特朗普有意流放澤連斯基,可能會采取武力,這件事將會在幾個月內發(fā)生”。
說白了,就是特朗普分別對俄烏發(fā)出最后通牒,再不好好進行停火談判,美國就真的要出手了!
當地時間7月22日,他在福克斯采訪中大放厥詞,直接向“北約32國”喊話,說要“懲罰中國”。
惠特克在那兒嚷嚷,中國力挺俄羅斯從頭到尾就“另有目的”,根本不是真心幫忙,而是想借歐洲戰(zhàn)火把美國及其盟友拖住,讓他們沒法顧上其他戰(zhàn)略任務,比如臺海那邊的動作。
這觀點聽起來挺聳人聽聞,可細琢磨全是漏洞。首先,他扯中國挺俄是事實——中國確實在政治上表態(tài)支持俄方,呼吁和平談判,但西方卻解讀成“挺打”,這已經夠牽強。
其次,他所謂的“另有目的”,硬套進臺海問題,說中國是想分散美國注意力,方便在亞太興風作浪。
問題是,中國真要有這心意,還費力氣幫忙調停?惠特克這提醒純屬煽動,想把北約32國拉下水當槍使,可別人又不傻,誰會輕易上當?我看他是為了轉移焦點,避談俄烏戰(zhàn)局真相。
所謂“團結”,在錢和信任面前,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那座用“共同價值觀”搭建起來的西方聯(lián)盟圣殿,正在這場消耗戰(zhàn)中,從地基開始一寸寸地裂開。特朗普那句“美國出槍,歐洲出錢”的算盤,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劃開了盟友間脆弱的體面。
德國防長一邊承諾提供炮彈,一邊哭窮說自家的“愛國者”系統(tǒng)都快空了。法國為了擠出軍費,不得不削減養(yǎng)老金,結果引燃了國內的街頭政治。波蘭想跟美國打個“先軍援后付款”的白條,卻被白宮直接駁回。
直到最后,五個盟國干脆撕破臉,公開拒絕為美國的武器訂單付款。
承諾也開始打折。美國聲稱的千億援助,至今仍是一筆糊涂賬,實際到位的遠不如PPT上畫得那么美好。被寄予厚望的F-16戰(zhàn)機,因為飛行員訓練遲遲跟不上,至今只能在機庫里當擺設。而被寄予厚望的利沃夫軍火庫,更是在一次精準打擊中灰飛煙滅,暴露出整條援烏通道的致命軟肋。
當盟友們后知后覺地發(fā)現,自己不過是被當作了提款機和冤大頭時,所謂的團結神話,也就成了本年度最大的笑話。
戰(zhàn)場上陷入被動,聯(lián)盟內部又離心離德,華盛頓的政客們做出了一個經典選擇:轉移矛盾。于是,他們突然把炮口一百八十度調轉,對準了遠在東方的中國。
北約的官員在布魯塞爾言之鑿鑿,說“必須懲罰中國”,因為中國援助俄羅斯,本質上是為了在歐洲“牽制美軍”,好為解決臺海問題創(chuàng)造時機。福克斯新聞更是把這套“中國陰謀論”當成了收視密碼,反復播放。
這套說辭,巧妙地把自身的無能,包裝成了一個外部的陰謀。
但謊言終究是謊言。美國海軍造船廠的干船塢閑置率創(chuàng)下四十年新高,新一代護衛(wèi)艦的建造一拖再拖,這是美國自身工業(yè)空心化的結果,與援助烏克蘭并沒有直接關系。軍艦在自家的船塢里生銹,病根在內,不在外。
至于所謂的“島鏈戰(zhàn)略”失效,更不是中國牽制的結果。當韓國總統(tǒng)公開拒絕被綁上“臺海問題”的戰(zhàn)車,當日本在防衛(wèi)費分攤問題上開始和美國斤斤計較時,這說明盟友們有了自己的小算盤。指揮棒之所以失靈,是因為美國總想讓別人為自己的全球戰(zhàn)略埋單,卻忘了別人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
所以,“懲罰中國”的論調,不過是為戰(zhàn)略失敗找的一塊遮羞布,是為一個衰落的霸權,尋找的最后一個、也是最方便的替罪羊。
聚光燈下,有人在表演最后的瘋狂,有人卻在靜靜等待幕布落下
俄軍的重兵集團正在穩(wěn)步推進,朝鮮的特種部隊已經開始在烏軍后方執(zhí)行破襲任務,無人機組成的“炮彈之海”更是讓烏克蘭的防空警報成了日常背景音。
基輔街頭,征兵隊砸開民宅大門、強行抓走最后一個男丁的撞門聲,與前線傳來的炮火聲混雜在一起,共同譜寫著這個國家最后的悲歌。
結語
特朗普設定的50天倒計時,時鐘的滴答聲清晰可聞。但它沒有催促普京,反而像是在催促著俄軍的腳步。
這場戰(zhàn)爭,用最慘烈的方式,驗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當一個國家沉迷于用金融和輿論的魔法來贏得戰(zhàn)爭,而對手卻在踏踏實實地生產鋼鐵和炮彈時,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
50天后,無論談判桌最終是否會擺上,這場用謊言和傲慢點燃的戰(zhàn)爭,棋盤上早已寫滿了輸家。
棋手當久了,總會忘了自己亦是棋子。
參考信源:三年多來首次,烏克蘭為何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政府抗議? 2025-07-24 19:24 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