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標志中歐建交50周年的中歐峰會在北京舉行,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更是同時訪華并出席中歐峰會。據法新社和德國之聲報道,“雖然雙方還是有重大的分歧,但是本次中歐峰會還是取得了2項突破性成果,分別是在稀土出口方面,雙方達成一個“升級版”機制;在環保方面,中歐發表了氣候保護聯合聲明。”
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不如人民大會堂
中歐最新達成的環保聲明指出,“中歐領導人同意加強能源轉型領域的雙邊合作,并致力于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強調,“我們都希望在經貿相關問題上取得具體進展,中歐關系互利共贏。”不過,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強調,“中歐必須要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以及北京對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默許支持問題。”
顯然,這一次中歐峰會有我們想看到的驚喜,但是歐盟在中俄關系、中歐貿易不平衡問題上的發難也在我們的預料之內。不過,我們最高領導層早有預料,并作出了相應表態,“第一、當前歐洲面臨的挑戰不是來自中國,中國也不是歐洲的威脅和對手。中歐相互依賴不是風險,利益交融更不是威脅。第二、希望歐洲理解并支持我們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立場,希望歐洲與我們一道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
我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希望希望歐洲對于中國有正確的認知,不以意識形態的偏見來看待中國的發展。而我們的意思很明顯馮德萊恩已經領會到了,歐盟對我們的態度也軟化了。在中歐峰會期間,馮德萊恩表示,“歐中關系已到達了一個拐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和歐洲必須相互尊重彼此的關切,并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案。”
顯然,馮德萊恩是認可中歐合作大于分歧這個基調的,中歐關系的主線依舊是合作,雙方現在需要商議一個管控分歧的方案。而且,馮德萊恩這一次并沒有提“產能過剩”,也沒有提“去風險化”。此外,馮德萊恩還強調,“歐盟加強與中國的貿易關系與跟美國的關系變壞無關,與中國的關系本身就很有價值。歐盟繼續跟美國方面保持密切接觸,但是也做好隨時反制(美國關稅戰)的準備。所有反制選項都在考慮范圍內。”
很明顯,就是通過這一次中歐峰會,中歐雙方的“相互交底”,馮德萊恩對美國的態度明顯變得硬氣了,更有底氣了。而且馮德萊恩還借助本次中歐峰會告訴美國特朗普政府,“歐洲已經做好了反制美國的準備,歐洲不打算接受美國的敲詐勒索。”
實際上,歐盟加強與中國合作,才是歐盟有底氣對美國說不的最佳策略。更何況,對比美國和俄羅斯對歐洲的“戰略擠壓”,中國還是歐盟在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天然的“準盟友”。歐洲如果想擺脫美國的控制,走向真正的獨立自主,成為多極世界的一極,只有學習俄羅斯的“向東看”戰略,進一步疏遠美國,才有可能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