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一凡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因為場上的神仙對決,也不是因為“凡塵組合又拿了什么大滿貫,而是她的一條社交媒體動態:不再接收球迷的鮮花和禮物,“賽場見成了她對所有粉絲的唯一邀約——你說巧不巧,這種看似溫柔的拒絕,反倒成了最近球迷圈最炸的瓜,有人點贊回懟“理智追星,也有人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習慣性“投喂被突然叫停,多少有點不適應
先說說為啥賈一凡突然發聲,按她自己的話,感謝大家的厚愛,但精力實在有限,為了專注比賽,鮮花禮物就此打住,大家現場加油最實際,這話其實很真誠,沒什么套路,也沒什么官腔,想想現在的比賽節奏和壓力,別說是女雙頂流,普通職業選手都得為細節操碎心,連賽場外的一點小情緒都可能影響狀態,賈一凡這波主動“切斷外部干擾,說白了,就是要把注意力全放回場上,別讓場外的儀式感變成負擔
再看球迷這邊,反應也挺真實,點贊的、吐槽的、甚至還有點“擺爛自嘲的,什么“送禮物不如送一場勝利,“我們的錢包終于能喘口氣了,當然也有不舍得的“老粉感嘆,覺得沒機會再用小物件表達心意,畢竟粉圈文化這幾年都快變成送禮文化了,無論是線下應援還是郵寄小禮物,都成了和偶像互動的標配,突然說不收了,難免有些人覺得少了點參與感,說到底,這其實也是競技體育和娛樂追星的分界線,體育講究成績和拼搏,不是靠物質鋪路的溫情劇
但問題也就來了,賈一凡這波操作,算不算對球迷情感的一種“降溫,會不會影響到她的人氣和場外商業價值,或者說,運動員和粉絲的距離,到底該怎么拿捏才合適,回頭看中國羽毛球這些年的輿論風向,從林丹到諶龍,再到“凡塵組合,大家都經歷過高光時刻和爭議時分,粉絲的情緒像過山車,輸贏都能“對噴一波,有時候支持能變成動力,但也可能變成壓力,尤其是社交媒體時代,哪怕一句隨口的吐槽都能被放大成輿論風暴
說到現場加油,其實這是最純粹的情感表達,想想前幾年疫情期間,空場比賽讓多少頂級選手狀態下滑,賽場沒有了吶喊和掌聲,比賽氣氛就像無聲電影,運動員心里都空了一塊,現在賈一凡主動喊話“請來現場為我加油,一方面確實是想把精力和情緒都用在比賽上,另一方面也是在給球迷一個新的參與方式,畢竟現場的氣氛、瞬間的吶喊,比一束花、一盒小禮物更有力量,也更能激發出球員的斗志,這種互動更像是“同頻共振,而不是單向付出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隨時去現場,中國羽毛球賽季密集,主場、客場、甚至海外賽區,能到場支持的都是“鐵粉,大部分人還是只能守著屏幕支持,送禮物其實是種替代行為,說白了是把無法到場的情感,寄托在物品上,這里其實有個現實問題:運動員到底需不需要這種“物理應援,過去幾年,國乒、國羽、甚至足球圈都爆出過“粉絲送禮變成負擔的新聞,有人送奇葩禮物,有人送高價定制,有時候還帶來安全和隱私問題,久而久之,大家都開始反思,運動員和粉絲的邊界感,是不是該重新劃一劃
賈一凡這次做“壞人,其實也是提前給自己和隊友做減法,尤其在奧運周期臨近,國羽壓力巨大,女雙本來就是競爭最激烈的項目之一,賽場上每一分都可能決定生死,賽場外如果還要分心處理收禮、回禮、發動態,難免會分神,這種時候,理智一點、冷靜一點,未必不是好事,畢竟真正的頂級運動員,最需要的還是專注和自洽,而不是被外界的情感洪流裹挾
再說回輿論,網上總有人拿娛樂圈那套來套體育圈,什么“誰的粉絲多誰就是頂流,但競技體育講的是硬實力,誰能頂住壓力,誰能在關鍵球拿下勝利,才是真正的“圈粉利器,賈一凡不收禮物,可能會讓部分粉絲覺得失落,但只要她場上夠硬,比賽夠燃,大家自然會用吶喊和掌聲買單,真正的粉絲也會理解,畢竟能陪你走到最后的,還是那些懂你、懂球、懂勝負的“同路人
這事說到底,其實是一次球員和球迷之間的“重新約定,從物質到精神,從儀式感到實用主義,賈一凡算是給大家提了個醒——體育的本質是拼搏和堅持,不是靠送禮和表白來維系的短暫熱度,現場的吶喊聲,才是她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這句話聽著不新鮮,但在今天的語境下,反而顯得格外有分量
所以,別糾結于送不送禮物,也別擔心什么“人氣滑坡,專注當下、專注賽場,才是對運動員最大的尊重,賈一凡這波“斷舍離,其實是給自己減負,也給球迷一個新的參與姿勢,未來賽場見,才是真正的“雙向奔赴,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