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美麗云南建設”2025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普洱、西雙版納、大理、德宏專場發布會,就4個州(市)相關工作情況進行深入介紹和解讀。
云南省對普洱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4年為優,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8年為優,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6.15%,排名全省第二。普洱上榜全國康養20強市,思茅區上榜全國康養100強縣(區)。該市在全省率先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措施,嚴格生態保護紅線內有限人為活動準入和管理,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652.98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4.89%。
西雙版納州將“生態立州”擺在優先突出位置,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先后制定實施森林資源、瀾滄江流域等10部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規規章,出臺60余份配套文件,完成配套法規修訂。在全國開創性建立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制度,寫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全國率先建立300萬畝中老邊境聯合保護區域,建成全國首個“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亞洲象種群數量增至300多頭,亞洲象“北上南歸”之旅獲評全國“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大理州在生態人居領域成績斐然,先后榮獲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云南省首個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碳達峰試點、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等多項國家級榮譽,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桿。作為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和擁有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州(市),大理是“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年接待游客超1億人次。
德宏州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9處,劃定361.22萬畝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廣袤的棲息家園。成立全國首支自然生態保護志愿者服務隊,遏制有害生物入侵。目前,全州已知野生動物超過1000種,其中11種野生鳥類僅在德宏被發現。高等植物種類占全國的五分之一,39種為德宏特有。中國分布的5種犀鳥在這里都能尋覓到它們的蹤跡,德宏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記者 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