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進攻掛帥、三分如雨的NBA時代,火箭隊突然玩起了反向操作——休賽期一番操作猛如虎,湊了14個人的防守大隊,看著名單你不禁要懷疑,這支隊伍到底還要不要進攻了,還是說,真的準備靠“徒手格斗把對手拖下泥潭,誰也別想輕松過關,這波“極端防守流,確實有點新意思。
先不說效果,光看陣容,火箭現在的這14個人,幾乎個個都跟防守沾邊,后場有范佛里特、謝潑德、湯普森、霍勒迪、奧科吉,鋒線上杜蘭特、伊森、芬尼-史密斯、史密斯、杰夫-格林、泰特,中鋒則是申京、亞當斯、卡佩拉,這配置擺出來,幾乎像是組了個“NBA防守訓練營,除了個別像謝潑德、范佛里特這種有點被詬病的,其他大部分都以防守著稱,尤其是芬尼-史密斯、伊森、奧科吉、亞當斯、卡佩拉這些硬骨頭,絕對是聯盟出了名的防守悍將,杜蘭特雖然以進攻聞名,但他防守覆蓋面大,輪換里也能干臟活累活,火箭的野心可見一斑。
但問題也不小,這一套“鐵血防守流是不是太極端了點,進攻端幾乎全靠杜蘭特撐場,申京雖然數據不錯,但真要說成穩定得分點,還差點意思,尤其是范佛里特,雖然場均1.6次搶斷,常規賽他在場時火箭凈勝+3.2分,聯盟前30%的效率,但身高硬傷和進攻欲望,導致他在防守端總有被針對的時候,謝潑德作為新秀,防守意愿有余,身體對抗還是短板,一上場就容易被對手點名,霍勒迪積極性拉滿,卻基本輪不到他真正上位,整體一看,除了杜蘭特和可能偶爾爆發的申京,火箭要想得分,還真得靠“全隊一塊咬牙。
場面可能會很難看,火箭把比賽節奏拖慢,場上五個人全都死磕防守,對手想輕松刷分是不可能的,球迷調侃“和火箭打球,先給自己心理預期,能拿80分就偷著樂吧,雖然有點夸張,但烏度卡執教的防守體系本來就主打強硬、換防、協防、身體對抗,如今他手上全是防守型球員,甚至連杜蘭特都得被動跟著卷防守,這種氛圍說不定真能把對手拖下水,尤其是面對那些進攻不穩定的隊伍,火箭的“鐵桶陣絕對夠他們喝一壺。
不過,防守能贏常規賽,真到季后賽,沒有進攻火力,想走遠還是難,看看歷史上靠極致防守出成績的球隊,比如04年活塞、13年步行者,都是攻守兼備才有最后的突破,火箭如今這套陣容,進攻端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杜蘭特年紀上來,指望他場場40+,那是白日做夢,申京雖然有亮眼數據,比如防守效率106.8聯盟第五,正負值+10.7分,但他進攻端的穩定性遠不如頂級球星,其他人更是以防守為主,真要打起膠著戰,說不定火箭自己先被憋瘋。
當然,這套陣容有它的合理性,火箭過去幾年一直在“擺爛,年輕球員在防守端被人點名、被無限放大,這次直接把所有短板暴力補齊,烏度卡要的不是一支打得漂亮的隊伍,而是要一支能讓對手難受的隊伍,哪怕贏不了,場場讓對面掉層皮,氣勢就先有了,畢竟聯盟里愿意和火箭硬碰硬的隊伍,真不多,尤其是那些靠外線、靠節奏的強隊,遇上火箭這種“黏皮糖防守,估計賽后都得發朋友圈吐槽一句“太難了。
從數據來看,火箭新賽季想打出亮眼的進攻數據,基本別抱太大希望,杜蘭特的加盟確實提升了上限,但全隊缺少持球攻堅點,替補席上也沒有穩定的“板凳匪徒,能不能靠防守走進季后賽,是個大大的問號,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火箭的比賽一定不會無聊,場場都是肉搏戰,比分壓得死死的,喜歡高分對轟的球迷可能要失望了,但喜歡看“攻防大戰“對噴垃圾話“肉搏到最后一秒的球迷,估計要集體點贊回懟了。
說到底,火箭這波極端防守流,算是聯盟里的一股清流,或者說是一場“防守文化的反擊,面對全聯盟進攻大爆炸的趨勢,他們選擇了最“老土但最有效的方式——拼命防守,用體力和意志把對手拖進泥潭,雖然看起來不夠華麗,有點反潮流,但這種打法只要有效,就一定會有人模仿,畢竟籃球場上,防守永遠不會過時。
所以,火箭新賽季能翻出多大浪花,還得看烏度卡和這幫防守悍將能把對手防到什么地步,是讓全聯盟跟風“卷防守,還是自己玩成“孤勇者,答案很快就會揭曉,反正有一點可以肯定:誰也不想碰到火箭,哪怕你贏了,比賽過程絕對“很上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