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岐黃薪火傳,健康伴鄉行”實踐團走訪了江北區的康養樂園及社區,對老人“三高”的健康問題進行了一對一訪談,旨在深入了解老人們的健康困擾,收集他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并通過分發扇子和宣傳單普及中醫“三高”預防保健知識。
活動當天上午,團隊成員們來到康養樂園,周圍入住的老人大多在65歲以上,其中超半數長期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問題糾纏。在訪談過程中,老人們的困擾具體而現實。78歲的趙阿姨每日需服用四種藥物控制病情,藥盒上詳細記錄著服藥時間,她期望借助中醫調理減少藥物依賴。73歲的王爺爺患高血脂多年,嚴格的飲食控制讓他的生活少了許多樂趣,他渴望能有更豐富的中醫食療方案,改善飲食現狀。
(圖為團隊成員對老人進行訪談 楊明怡供圖)
針對這些問題,隨行的團隊成員們進行了專業科普。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三高”問題看似孤立,實則與個人體質、生活習慣緊密相連。例如,肝火旺的人易患高血壓,平時可飲用菊花茶調理;氣血虛的人則適合用黃芪泡水,既能補氣又有助于穩壓。
通過訪談發現,近九成的老人希望樂園能繼續中醫服務,其中“個性化食療方案”“中醫理療體驗”“定期健康講座”的需求最為突出。大家普遍期待能有專業醫生通過看舌苔、把脈等方式,制定個性化的調理方案。
在訪談的同時,部分團隊成員們來到周邊社區分發中醫“三高”養生手冊,告知老年人們,特別是患有“三高”問題的老年人中醫“三高”預防保健知識。分發宣傳品的意義不僅在于知識的傳遞,更在于搭建起與老人溝通的橋梁。走訪團隊表示,很多老人不好意思主動問,拿著扇子就聊了起來,反而更能說出真實需求。這種方式讓中醫保健知識從“被動聽“變為”主動看“”隨時用“,也讓更多老人意識到”三高“調理可以融入到日常飲食起居。
(圖為團隊成員對老人進行訪談 楊明怡供圖)
這場聚焦需求的走訪和宣傳,使其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轉變,恰是老齡化社會中,健康中國理念最生動的實踐:不僅讓他們觸摸到中醫的溫度,更讓他們對晚年的健康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與期待,擁有了對抗歲月的底氣。
(圖為訪談結束后的大合照 侯世芳供圖)
通訊員:楊明怡
隊伍名稱:岐黃薪火傳,健康伴鄉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