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門口掛出了一張舊照片。
晨光灑下,照片里的人物面龐清晰。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動作。王勵勤揮拍訓練,而他對面,是張繼科,正目不轉睛盯著來球。
有人駐足,有人發呆。因為,過去幾年里,張繼科這個名字,幾乎被淡出了“官方”視野。
而現在,不僅這張照片高調掛出,就連他辦的“張繼科杯”,也登上了人民日報。
那可是人民日報啊!報道內容不含糊,規格很高。
連“推動全民參與”這種表述都用上了。不少老球迷一時間反應不過來,甚至有人感慨:“這是要回歸國乒?”
而這背后,其實是一個更大的變化正在醞釀。
一、那個青島男孩,從教練兒子到世界冠軍
張繼科,1988年生在青島。家境普通,父親是個乒乓球教練。
小時候的他,愛動,也很皮。但一拿起球拍,眼神就變了,狠勁十足。
五歲開始學球,七歲開始打比賽,十歲那年,已經能贏不少成年人。
父親教得嚴。冬天練球,屋里沒有暖氣,小張手上凍得都是口子。
球拍拿不穩,但不許喊疼。母親看不過去,常常悄悄塞個熱水袋給他暖手。
2000年,張繼科進入山東魯能隊,很快就被國家隊盯上。
2002年,15歲的他入選國乒二隊。那年,他在國外比賽中拿了單打、雙打、團體三個冠軍,光芒四射。
可就是這樣一個未來之星,很快“出事”了。
據傳他違反紀律,還牽扯上了“借卡玩彩”的事,被一紙調令送回省隊。那年,他才17歲。
很多人以為他就此沉了。但他沒有。他憋著勁苦練兩年,終于在2006年重新被國家隊召回。
后來他說:“那兩年是最痛苦的,但我知道,如果想翻身,只有靠成績?!?/p>
回歸之后,他開始發力。2009年,拿下世乒賽團體冠軍。
2011年鹿特丹,首次參加單打世錦賽,就一路過關斬將奪冠。激動得撕了球衣。
第二年倫敦奧運,他再奪金。再之后,世界杯冠軍也拿下。短短445天,他拿全了三大賽單打金牌,成了史上最快大滿貫。
那時的他,被叫“小藏獒”。球風兇悍,場上從不認輸。撕衣、怒吼、霸氣十足。對手怕他,觀眾愛他。他成了國乒的門面人物之一。
但命運沒有永遠的高潮。
從2014年起,他開始受傷。狀態起伏。比賽打得越來越少,轉而出現在各種綜藝上。
很多人以為他退役了,其實那時還沒有。他在掙扎。他還想再打一屆奧運。
但沒能等到東京。最終,2023年,他正式退役,默默離開國家隊。
二、從頂流冠軍到情感漩渦
張繼科火的時候,除了成績,還靠性格。話直,人真。很多人覺得他是圈里最“接地氣”的冠軍。
2018年,他和景甜的戀情公開了。
一張海邊牽手照,兩顆紅心的互動,網上瞬間炸了鍋。一個是體壇硬漢,一個是人間富貴花。這對跨界情侶讓網友津津樂道。
兩人公開后,不怕曝光。綜藝一起錄,電影一起看,機場一前一后,甜蜜得不像話。張繼科還給她寫藏頭詩。景甜也不吝夸獎:他很照顧人。
那時的他們,看起來很真,也很甜。
可甜蜜維持了一年。2019年,景甜發文宣布分手。一句“感恩相遇”,外加“愿安好”,讓人一頭霧水。
真實原因沒人知道,但從那之后,兩人再沒同框。也沒人再提過這段感情。
直到2023年,網絡上一條匿名爆料,把兩人重新拉入漩渦。
一位記者發文稱張繼科疑似賭債,甚至卷入“照片風波”。指控內容觸目驚心。
輿論一片嘩然。網友瞬間炸了鍋,品牌方紛紛割席,微博評論區淪陷。
張繼科工作室發聲明否認。但效果有限。有人質疑聲明不規范,連公章都蓋錯了。
更有激進網友直接開罵。
張繼科變成了眾矢之的。他不再上綜藝,不再被品牌邀請。他說:“出門戴口罩,怕被認出來被罵?!?/p>
而另一邊的景甜也不好過。她沒有回應,只在某綜藝上談起“那段最黑暗的時間”。
那時的她,抑郁、焦慮、不敢出門。一年半沒進劇組。她說“像在海里,沒有人能救我?!?/p>
直到2025年,法院終于判了。認定張繼科沒有賭博,沒有照片交易。判造謠者賠錢道歉。
可一切已經變了。名聲沒了,代言沒了,人設崩塌。那份來之不易的頂流位置,再也回不去了。
三、重新歸來:不是復出,是轉型
但他沒有倒下。
悄悄地,在寧波開了訓練營,教小孩打球。課一節才四十塊。報名火爆,連大學生也來排隊學。
他還直播教球,手把手講解動作要領。一節課下來,滿頭大汗。他不喊累,學生們也不舍得走。
2024年,他牽頭辦了“張繼科杯”全民乒乓賽。報名不限年齡、不限水平,只要愿意,就能上場打球。
這項比賽不光有球打,還有文創、有集市、有演出。他自己也下場唱了一首歌。
人民日報整版報道,央視專門采訪。連蔡振華都到場力挺。
這不是一個人辦個活動那么簡單。這是一次破圈。過去的乒乓球,只屬于專業運動員,現在,它走到了市井之間。
而真正讓人注意的,是國家體育總局門口那張合影。
照片里,王勵勤站一側,張繼科在另一邊。這種級別的照片,不會隨便掛出來。能掛,就說明了態度。
緊接著,有傳聞說國乒即將換教練組。張繼科的名字,頻頻被提及。
雖然他執教經驗不多,但開訓練營、帶小孩、辦賽事……樣樣沒落下。
他不再是那個只會拼殺的冠軍,而是逐漸變成一個能帶人、能講球、懂得傳承的前輩。
這也許,就是信號之一。
信號一:對過去的重新認定。
曾經的他,被質疑、被誤解、被打倒。如今,不僅贏得了官司,也贏得了尊重。
體育總局、人民日報同時力挺,說明他的“價值”早已不是過去的獎牌那么簡單。
信號二:鼓勵多元路徑。
過去,退役運動員大多走幕后,或者徹底離開。
張繼科用自己的方式開辟了新路:
用自己的經驗教球、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廣比賽。他不僅為乒乓球打開了新賽道,也給年輕一代樹立了新方向。
信號三:重視青訓建設。
現在的國乒,人才接不上了。王楚欽一個人扛大旗,后面的人還不穩定。
張繼科帶的隊員里,已經有的考上了北大、吉大。不光成績好,球也打得不錯。這說明,他不是玩票,是動真格。
結尾那張照片里,兩個不同年代的乒壇代表,隔著球桌,定格在同一畫面。
他們的故事沒結束,而乒乓球的未來,也正悄悄迎來變化。
張繼科這次回歸,不是復出賽場,而是轉向幕后。不是為自己奪冠,而是為后人鋪路。
這,不正是風向真正變了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