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聯賽第二階段在廈門剛打響,深圳大學對陣成都高新若水居,孫穎莎和日本的平野美宇突然組雙打,這事一出,球迷圈直接炸鍋,誰能想到國乒一姐和“外協最大勁敵能搭檔?更絕的是,倆人上來就遇到險情,前兩局一輸一贏,尤其首局9-11被對面李雨琪/向俊霖拿下,局勢一度緊繃,結果硬是靠臨場調整和個人能力,決勝局甩出11-3的大比分,完成逆轉,這場面,屬實有點“年度名場面那味兒了,氣氛也有點離譜,畢竟平野美宇可是世界杯女單冠軍,曾經把國乒逼到懸崖邊的狠角色,現在在中國聯賽里體驗“帶教服務,這事擱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意思的是,賽后孫穎莎直接開麥,說自己和平野美宇之前壓根沒組過,今天就是“上場就打,沒什么預演,能贏下來很滿意,網友調侃她“你皮緊一點兒,其實說白了,這是頂級選手的自信,也是一種氣場,孫穎莎這種大格局,不怕對手學到東西,反倒覺得這是提升自己的機會,這種態度,也只有國乒核心主力敢這么玩,畢竟底子厚,輸得起,也教得起。
但問題來了,平野美宇能不能真學到東西?從她自己的反饋看,答案是肯定的,她說和左手持拍的蒯曼搭檔收獲很大,對理解左手搭檔有幫助,別忘了,她在巴黎奧運會也要和早田希娜(同樣左手持拍)配女雙,這波直接把乒超當奧運實戰演練了,平野美宇自己都說,這對回去沉淀女雙很有幫助,這話其實不只是客套話,懂球的都知道,國內高強度對抗、各種風格的選手,對技術和心理都是全方位升級,甚至比國際賽經驗還管用,平野美宇能來乒超,純屬“撿到寶級別的待遇。
可這背后,其實是中國乒乓球“養狼戰術變了味,過去蔡振華時代,國乒主動讓外協高手來摻和,目的很明確——養狼、練兵、自己也能進步,大家一起卷,誰怕誰,可到了劉國梁時代,商業蛋糕做大了,國乒整體實力反而被質疑下滑,飯圈爭議越來越多,王勵勤接手之后,壓力更是肉眼可見,這時候再搞乒超外援、開放對手,這種“自信到底是自信,還是無奈之下的轉型?球迷分歧不小。
不過話說回來,孫穎莎、蒯曼這些小將愿意坦然“帶教平野美宇,說明國乒還沒到“閉門造車的地步,敢于交流、敢于競爭,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底氣,誰都知道,平野美宇提升再快,短期內也很難對國乒形成根本威脅,可如果哪天真被她學會了“國乒制勝密碼,那鍋誰背?這其實是長期博弈,既要保證國際影響力,又要守住技術底線,國乒現在在走鋼絲。
比賽細節里,其實能看出很多門道,孫穎莎和平野美宇的配合,說白了還是靠個人能力硬頂,默契基本為零,很多球都是各打各的風格,靠臨場應變兜底,這也反映出,頂級選手的“底牌就是強,哪怕隊友沒怎么磨合,也能靠素質和經驗拉回來,這點放在國際賽場,優勢就更加突出,難怪平野美宇會覺得大開眼界,遇到的對手、場上節奏,都和國際比賽完全不是一個維度。
輿論上,球迷分成兩派,有人覺得國乒太大度,主動教會對手,結果養虎為患,純屬自找麻煩,也有人覺得這是頂流自信,反正技術領先一兩個版本,教會你也追不上,這種爭議,其實每隔幾年就要來一遍,像之前許昕、馬龍帶著外協訓練,效果也沒見真被反超,更多的時候,是國乒自己在進步,但不能否認的是,外協高手進步的速度,確實因為乒超加快了。
此情此景,難免讓人想起當年乒超盛世,那個時候,歐洲、日本、韓國一線選手蜂擁而至,國內每場都是世界級對抗,球迷大呼過癮,現在的乒超雖然熱鬧,但話題性、競技性、商業關注度都比巔峰期差點火候,王勵勤想靠外援提振聯賽,這招能不能靈,還是得看后續效果,畢竟WTT一家獨大,國乒也得有自己的主場和話語權。
說到底,孫穎莎和蒯曼的“大格局背后,有底氣也有風險,國乒要想一直領先,靠的絕不只是自信,還得有創新和警惕,平野美宇的提升是事實,但這對中國乒乓球未必是壞事,只有對手強了,自己才能不斷突破舒適區,這才是競技體育的真相,而球迷該做的,是理智看球,別一味喊養狼,也別全盤否定,畢竟國乒的江湖地位,不是一場比賽、一次“帶教就能撼動的,關鍵還是看未來,誰能持續輸出高水平,才是真正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