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制造業工廠的管理咨詢,分享下90%工廠存在的一些問題
每次車間出事,老板第一個罵的是誰?
車間主任。
但說句公道話,他也挺冤的。
因為絕大多數問題——根本就不是他能控制的。
問題不是從車間冒出來的,是滾到車間的
先說個典型場景。
一個工廠出了交期問題,客戶投訴電話打到老板那里。老板火急火燎地沖進生產車間,看到一地雞毛,大罵:你們怎么又出問題了?!
但你往前倒三步看,真的是車間的錯嗎?
我接觸的幾十家制造企業,大部分出事的節點都在車間,但根源都藏在業務端、研發端、供應端。
生產,只是最后承擔的人。
說白了,車間是問題的發生地,不是問題的根源地。
問題一:業務太強勢,生產像是在打游擊
很多老板習慣說一句話:
客戶急著要,我這單明天必須出貨!
問題是,生產不是微波爐啊——按一下按鈕就加熱了。
生產有自己的節奏、有排產、有物料、有設備負荷。你前面接單沒考慮消化能力,后面全靠車間硬撐,這不就是讓人用腳踩油門、手握方向盤、眼睛還要往后看?
我見過的一個公司,業務部基本不看產能計劃。老板一拍板,業務直接下單,然后電話催、微信催、到車間現場指揮:你先把我們這批做了,我們客戶要得急!
結果呢?
排產表被改得面目全非,設備調來調去效率極低,最后質量出了問題——又是車間的錯?
車間沒出錯,是系統出錯。
問題二:研發方案不成熟,現場天天在二次開發
研發不到位,是最讓人頭大的。
很多企業的研發部,產品圖紙剛畫完就丟給車間:趕緊上產線。
問題來了:
工裝夾具沒設計完
BOM 表數據不準
技術方案邊生產邊改
這時候你就會看到一種非常魔幻的現象:
研發說產品設計已經定型,生產說按這個圖做,根本做不出來。
于是怎么辦?
靠車間老員工的經驗,拍腦袋修改方案,甚至偷工減料趕進度——全憑人情和經驗撐著。
到最后,一旦出質量問題,誰背鍋?
還是車間主任。
但真相是:車間是在替研發擦屁股。
問題三:供應鏈短缺,車間被迫等料躺平
還有一個問題,幾乎每家工廠都有:
缺料。
你安排好了今天要干的活,結果關鍵零部件沒到位。
為什么?
供應商交期不準
來料質量不過關
采購跟單跟不到底
那生產怎么辦?
只能停擺。
一個班十幾個人在那兒耗著,產線空轉,工時浪費,現場情緒炸裂。車間主任一邊挨老板罵,一邊挨員工罵,還得先干別的先頂著。
可你想過沒有?——他根本控制不了物料?。?/p>
缺料不是車間的問題,是供應鏈預警機制的問題,是采購協調能力的問題。
不解決前端,后端只能天天救火。
解決方案:別再讓車間單打獨斗
如果你是老板,或者負責生產運營,這時候最該做的,不是施壓,而是拆彈。
我的建議是:
? 讓業務和生產用一個節奏接單
接單前必須核算產能
排產必須參與決策
拒絕靈活插單的口頭拍板
這不是限制業務能力,而是避免生產后悔。
? 讓研發方案在紙上成熟,別讓車間當實驗場
BOM表必須過三輪校對
工裝夾具提前驗證
技術方案要產品可制造性評審通過
成熟方案才能批量生產,不然就成了批量試錯。
? 建立供應商預警機制,把問題擋在門外
設置關鍵物料到貨預警
每周物料準備狀態透明化
來料質檢提前介入
不要等到車間反映問題才去補,要讓問題出不來。
車間只是承壓端,根源要回到系統設計上
生產不是問題的根源地。
它只是所有問題最后一公里的展現地。
車間一亂,看起來是生產問題;但往回倒,其實是組織規則失效、流程協同失衡、各部門各自為戰。
如果你還在罵車間,那說明你沒看到真問題。
真正該反思的,是:我們是否把系統協同當成了車間背鍋?
留個思考:
你們公司的生產車間,是不是也在天天救火?
有沒有哪個部門,總在甩鍋給車間?
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聊聊這個制造業的通病。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建議發給:
公司老板看看
業務和研發看看
還有,那個正在苦撐的車間主任。
大志 簡介
企業財稅顧問 | 高級會計師 | 中國注冊稅務師
擁有20年豐富的財務管理實戰經驗,曾服務于中國企業500強及知名互聯網上市公司;
曾擔任上市公司、電商、制造業及物流集團的財務總監,具備跨行業、跨領域的深厚管理背景。
在財稅體系建設、預算與經營分析、業財融合實踐及稅務規劃等關鍵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實操經驗。
憑借扎實的財務基本功和卓越的戰略眼光,致力于幫助企業優化財務管理,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業務持續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