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對德國大眾汽車造成了沉重打擊。盡管與美國達成的潛在貿易協議可能帶來一線希望,但歐洲汽車行業的前景不容樂觀。資產管理公司Auréus 首席信息官迪佩林克( Han Dieperink )在荷蘭電臺 BNR 節目上表示:“我想說:別再這樣了,想想新的發展方向吧?!?/p>
大眾汽車的利潤率低至 5% 左右,舉步維艱。迪佩林克表示,關鍵在于利用現有工廠和成本盡可能多地生產汽車?!捌囆袠I和工廠停產時也會產生成本,因此你必須確保擁有盡可能多的運營杠桿。暫時關閉所有工廠無助于提高回報,你還必須購買零部件,而且很難跟上歐元區的貨幣波動。”
迪佩林克表示,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應該繼續生產汽車。只有少數汽車品牌,例如鼎盛時期的法拉利和特斯拉,能夠獲得高利潤,但除此之外,情況都很艱難。他說:“歐洲曾經擁有龐大的紡織和制鞋業,這些都很棒,但現在它們都在其他地方生產。便宜的中國汽車更具成本效益,所以為什么要固守舊業呢?我會說:去生產無人機什么的,是嗎?”
盡管如此,大眾汽車的股價今年上漲了15%。然而,迪佩林克認為,這更像是大眾汽車在歐洲的末日?!斑@并不一定意味著公司會破產,但可能會有一家中國制造商想要這個名字,并開始在中國以大眾的名義生產汽車。”
盡管他承認,大眾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難以經營的公司。 “它實際上并不掌握在股東手中,工會和政府都參與其中。它就像荷蘭皇家航空KLM那樣,可以說是國家冠軍企業:幾乎破產了十次,但政府只是讓它混日子。所以我理解為什么德國人從品牌角度來說很難放棄大眾?!?/p>
這實際上適用于所有主要的歐洲汽車品牌,這些品牌幾乎都曾在某個時候破產過——法國制造商也經常被國有化。迪佩林克預計,這種情況現在可能還會再次發生:“所以我想說:別再這樣折騰了,想出些新點子,把汽車行業留給中國人吧:他們想降低成本,為什么不呢?”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