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說俄烏的話題了,因為戰場變化實在乏善可陳。不過近期有兩個不太引人注目的消息說明,俄烏戰場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接下來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
這兩個事物,一個是東莞指數,一個是刺猬坦克。這兩件事物都是我自己起的名字,目前沒有正式的稱呼。什么是東莞指數呢?我是類比美國大選的義烏指數命名的。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大選,義烏的小商品商販是最先知道誰贏的,因為美國沒有快速定制化生產帶有兩黨標志的旗幟,衣服,帽子等宣傳材料的能力,因此義烏就承擔了兩黨軍備競賽的供應商角色。因此,只要看哪邊定貨多,就知道哪個黨會贏。因此,兩黨在義烏的訂貨量就被美國媒體稱為義烏指數。俄烏戰場的情況也類似。目前支配戰場的各種無人機,雖然大部分的裝配是在俄烏兩國進行的,但零部件可大部分都是在中國訂的。這其中,飛控芯片,射頻芯片,攝像頭等,西方還能依賴日本韓國臺灣的供應鏈,但電池和電機幾乎只能依賴珠三角供應鏈。
因此,中國向俄烏發送無人機電池和電機的數量比例,我稱之為東莞指數。這個指數,在去年的時候,還是2:1,大概能反映俄烏戰場的局勢,也就是俄攻烏守,維持大致平衡。根據日經亞洲的數據,這個比例在今年變為3:1。這個變化幅度足以說明俄烏的攻守平衡正在被打破,俄軍的無人機優勢進一步擴大,烏軍的損失將更嚴重。這對于面臨兵員不足,援助被削減的烏克蘭來說,是雪上加霜。
另一個東西刺猬坦克,是指俄羅斯為了防御無人機,做出來各種奇奇怪怪的改裝后,總結出來的終極版本。我們知道,俄羅斯的裝甲部隊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根據過去甲彈對抗理論設計的坦克,面對鋪天蓋地的無人機,沒有任何抵抗力。從開戰之后不久,俄羅斯就開始嘗試在坦克上加頂棚,但無人機也會繞道側面進攻坦克的薄弱點。
再之后,俄羅斯又嘗試了在坦克上堆上各種頻段的大功率干擾機,而烏克蘭在美國的支持下,也改變了無人機的跳頻機制,躲避干擾。再之后,俄羅斯又用鐵皮把坦克完全包起來,前面再裝上掃雷滾,遠看就像一個移動的房子,被網友戲稱為烏龜坦克。這種坦克在一些攻堅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無人機面對全部包起來的坦克無從下嘴,地雷也阻擋不了烏龜坦克的腳步。烏軍被打的措手不及。但后來烏軍開發出先用一架無人機炸個洞,后面無人機鉆進去接著炸的戰術。烏龜坦克的攻勢才消停下來。
直到最近,俄羅斯最新改進版出現了。那就是在車體上密集焊接很多鋼筋,就像刺猬一樣。無人機無人機撞上去之后,會被鋼筋卡住,碰觸不到主裝甲。這一改進相當有效,在本月紅軍村附近的一次戰斗中,一輛刺猬坦克硬接60架fpv的攻擊毫發無傷,最后是被地雷炸斷履帶才停下腳步。可以說,刺猬坦克的出現,說明俄軍已經接近找到克制fpv的方法了。
現在的情形是,一方面俄軍在無人機方面的實力優勢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俄軍的刺猬坦克已經表現出對fpv的強大克制能力。那么烏軍可能會失去無人機這一有效抗衡俄軍的作戰手段。而如果去掉無人機的加成,烏軍跟俄軍打傳統陸戰的話,烏軍的敗亡將更加迅速。因此,我判斷,俄烏戰場的拐點已經到來,近期可能會有較大的態勢變化。比如紅軍村,可能要守不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