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之故鄉(xiāng),飲茶的歷史非常悠久,據(jù)說有幾千年。飲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有句俗語說的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也充分表明了茶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其實,飲茶與我們的健康也息息相關(guān)。
很多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別人說什么經(jīng)常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這到底是事實?還是以訛傳訛?zāi)兀拷裉旃P者跟大家來聊聊飲茶的那些事。
經(jīng)常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經(jīng)常喝茶,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心臟學會雜志(JAHA)》發(fā)表一項研究,研究分析了八萬多名中國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變化與飲茶的關(guān)系,隨訪了六年的時間。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不喝茶或每月飲茶少于1次相比,保持飲茶習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百分之八!
茶葉中主要物質(zhì)為茶多酚。茶多酚,又叫茶鞣質(zhì)、茶單寧,是兒茶素類、黃酮及黃酮醇類、花色素類、酚酸及縮酚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混合物的總稱。茶多酚可以防止微血管壁破裂出血,還能夠降低膽固醇、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現(xiàn)有資料顯示,茶多酚具有輔助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防治血栓、降血脂、降血壓、保護心肌等作用,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輔助防治效果。因此,中老年人常飲茶,可輔助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可防治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醫(yī)生忠告:這4種茶最好別碰!
(1)隔夜茶
隔夜茶因泡的時間太久,其中的維生素大多早已喪失,而且茶水中的蛋白質(zhì)、糖類等成分會成為細菌、霉菌滋生繁殖的養(yǎng)分,所以不要喝隔夜茶。
(2)濃茶
濃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茶堿等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的刺激性非常強。常飲濃茶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對腸胃也不太好,有些人甚至還會產(chǎn)生嘔吐感。
(3)滾燙的茶
茶一般都是用沸水沖泡的,但是不能在過熱時飲用。因為滾燙的茶水會燙傷咽喉、食道和胃。
(4)發(fā)霉的茶
發(fā)霉的茶中含有大量毒素,飲用后會損害人的健康,可引起人頭暈、腹瀉,甚至可導致重要臟器壞死,如導致肝臟或/和腎臟壞死。
飲食生活的無規(guī)律,無節(jié)制,讓外邪入侵,體內(nèi)寒氣逐漸累積增多,膽囊收縮功能下降,陰陽失調(diào),膽汁減少,食物停留過久,出現(xiàn)腸胃不適,部分膽汁逆行反流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屏障產(chǎn)生破壞,形成胃的不適情況,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膽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離出來的,通過膽囊收縮排出體外,膽不好,就會使得部分膽汁和毒素滯留肝內(nèi),影響肝的正常代謝,繼而導致肝的局部損傷,短期是感覺不到的,其會自行修復,根源在膽,膽調(diào)養(yǎng)好了,肝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切記,注意保暖,不要受涼,抽時間到田間挖些灌南苦菜,煮之,輔以紅糖,原產(chǎn)地連云港灌南,葉子背面有白色絮狀物,初春采擷,平時食東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不要熬夜,提早點休息。
結(jié)語
盡管茶多酚有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畢竟不是藥物,其藥性并不是太強,因此不能作為急癥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藥物使用,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冠心病的治療中一定得聯(lián)合應(yīng)用改善心功能的藥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隔夜茶、濃茶、滾燙的茶和發(fā)霉的茶等最好別喝。
參考文獻
[1]劉婧,陳登榜. 茶多酚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yīng)用研究進展[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4(06):794-79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