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的核心工程,其 14 臺 29 線、12 萬平方米的規模的建設計劃,將為廣州交通格局帶來歷史性變革。
在7月2日,新建深圳至江門鐵路廣州南沙站及相關工程施工總價承包招標資格預審公告發布。公告顯示,廣州南沙站將于2025年8月底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8年2月底建成。
這一超級樞紐不僅是《南沙方案》先行啟動區的關鍵支撐,更將重塑廣州在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地位,形成「雙核驅動」的鐵路網絡格局。
重構廣州鐵路樞紐能級,打造大灣區西部交通極核
南沙站遠期規劃 14 臺 29 線的規模,超越亞洲最大火車站白云站(11 臺 24 線),成為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體系中的核心輔助客站。其接入深茂鐵路、廣中珠澳高鐵、肇順南城際等 5 條國鐵及城際線路,覆蓋深圳、珠海、中山、江門等大灣區主要城市,實現 1 小時高效通達。
建成后,南沙站預計年客運量達 3000 萬人次,初期日輸送能力超 10 萬人次,將有效分擔廣州南站壓力 ——2024 年廣州南站日均到發旅客近 47 萬人次,南沙站的建成預計可分流西部方向 20% 以上客流,緩解南站高峰期擁堵。
作為「軌道上的大灣區」關鍵節點,南沙站通過深江鐵路與深圳前海自貿區實現半小時互通,經深中通道至深圳寶安機場僅需 30 分鐘,成為縫合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縫合器」。
這一布局使廣州從「單極樞紐」升級為「雙核驅動」,南沙站與廣州南站形成東西呼應,共同支撐大灣區「黃金內灣」發展戰略。
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激活南沙區域發展動能
南沙站以「站城一體化」理念打造復合型樞紐,配套建設 1.6 萬平方米地下城市通廊、出租車蓄車場、高架汽車落客平臺等設施,與地鐵 18 號線、15 號線及規劃中的 4 號線復線無縫銜接,實現「高鐵 + 地鐵 + 公交 + 自駕」多模式零換乘。例如,地下通廊寬度達 72 米,中間設 24 米寬人行通道,兩側布局商業空間,形成兼具交通與商業功能的「活力通廊」。
這一設計將顯著提升南沙區交通可達性。目前南沙區已建成地鐵 4 號線、18 號線,在建深茂鐵路、南珠中城際,規劃地鐵 15 號線、22 號線等,南沙站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高鐵 - 城際 - 地鐵」多層次網絡,使南沙至廣州中心城區通勤時間縮短至 40 分鐘,與深圳、中山等城市實現半小時通達。
據預測,南沙站周邊土地價值將因交通能級提升而顯著增值,參考鄭州航空港站經驗,樞紐 5 公里范圍內商業地產價值可提升 30%-50%。
推動大灣區要素高效流動,強化廣州國際樞紐地位
南沙站的建設將加速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成型。通過深江鐵路、廣中珠澳高鐵等線路,南沙站可快速連接深圳前海、東莞濱海灣、珠海橫琴等戰略平臺,促進產業、人才、技術等要素跨區域流動。
例如,深江鐵路高峰日客流量達 63 萬人次,廣中珠澳高鐵日均發送旅客超 12 萬人次,這些客流將直接帶動南沙樞紐片區的商務、旅游消費。
在貨運方面,南沙站引入南沙港鐵路,實現海鐵聯運無縫對接。2023 年南沙港南站海鐵聯運量達 4.7 萬標箱,鐵路運輸較公路成本降低 20%,未來南沙站將進一步整合高鐵貨運功能,預計可吸引菜鳥、順豐等物流企業入駐,形成千億級物流產業集群。
這一布局不僅鞏固廣州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更將推動廣州從「通道城市」向「樞紐經濟」轉型。
引領區域協同發展,助力廣州建設全球城市
南沙站周邊規劃金融門戶區、樞紐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通過「1+N 體系」形成站城一體化發展格局。例如,靈新大道擴建、鳳凰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配套道路工程總投資近百億,將構建「西進東出」的交通疏解體系,支撐樞紐片區高密度開發。
據測算,南沙站建成后將帶動周邊新增就業崗位數萬個,預計到 2030 年帶動區域 GDP 年均增長 2.5% 以上。
此外,南沙站與深中通道的聯動效應顯著。深中通道通車后,南沙至深圳的車程縮短至 25 分鐘,預計日均車流量達 8.4 萬車次,將極大促進廣深「雙城聯動」。
這種「超級樞紐 + 超級通道」的組合,使廣州在大灣區「雙核聯動、多極支撐」格局中占據更主動地位,為建設國際交通樞紐和全球城市提供強力支撐。
綜上,廣州南沙站的建設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是廣州參與大灣區競合的戰略支點。通過重構樞紐能級、完善綜合交通網絡、促進要素流動,南沙站將推動廣州從「華南交通中心」向「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跨越,為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提供關鍵支撐。
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