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第二隧道是當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海底道路隧道,采用“鉆爆+盾構”組合施工工法。(中鐵隧道局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7月20日,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膠州灣二隧3標項目,成功穿越我國在建工程最長海底斷層破碎帶——f13海底斷層破碎帶(560米),標志著我國在超長跨海隧道建造領域取得重要技術突破。
膠州灣第二隧道是連接青島東西兩岸的“超級工程”,也是當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海底道路隧道,工程線路全長17.48千米,線路最深點距海平面115米,采用“鉆爆+盾構”組合施工工法。
其中,中鐵隧道局承建的膠州灣二隧3標全長7094.5米,為海域段鉆爆法隧道。項目地質條件極為復雜,需穿越包括f13斷層在內的大規模斷裂帶、石化碼頭區及多段高風險破碎帶,施工存在“四極”難題,即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極度敏感的建造環境、極高要求的建造質量、極端惡劣的服役環境。“四極”難題在f13斷層帶尤為明顯,該斷層全長560米,是項目施工任務中地質最復雜、環境最敏感的施工段之一,也是工程關鍵控制性節點,素有“海底天塹”之稱。
面對“四極”難題挑戰,項目團隊依托“四位一體”綜合穿越技術體系,最終歷時270天,成功穿越f13斷層破碎帶。
據悉,隨著f13斷層開挖施工結束,膠州灣二隧3標項目總工程量累計已完成46.3%。下一步,項目團隊將持續迭代升級技術體系,不斷優化施工組織,全力保障施工安全優質,力爭早日實現隧道貫通,為打造世界海底超級隧道新標桿砥礪奮進,為建設行業領軍世界領先企業貢獻力量。
膠州灣二隧項目由青島國信集團投資建設,作為省市重點項目,是青島市“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5515+N”工程的第一個“1”工程和中心城區“七橫九縱”高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青島將進入“雙隧時代”,對于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環膠州灣一體化發展,膠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