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越來越多的人懷疑莫迪政府虛構了5·7空戰的勝利,反對黨趁機站出來對莫迪發難,并順帶著質疑莫迪的“印度制造”計劃。另一邊,莫迪的政治生涯也迎來了最大的危機,印度人民黨母體組織“國民志愿服務團”最高負責人莫漢·巴格瓦特呼吁“公眾人物應該以75歲作為退休年齡”,這讓今年9月即將75歲的莫迪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個“國民志愿服務團”的來頭可不小,它是由印度教激進派組成的組織,名義上是慈善機構,實則是人民黨版的“沖鋒隊”。加入該組織的青年,都要接受包括刀槍棍棒、格斗擒拿等各種訓練,莫迪當年就曾是“國民志愿服務團”的一份子,骨子里練出一股狠勁,因此在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時候放任印度教徒殘骸其他宗教的信徒,造成大規模死傷,為此還遭到了美國的制裁。目前“國民志愿服務團”的總人數超過200萬,在各邦都有分支,在印度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組織,最高負責人說的話,即便是總理都不能當耳旁風。
就在“國民志愿服務團”最高負責人發出呼吁后,印度副總統賈格迪普·丹卡爾就在即將觸及75歲退休年齡門檻前,突然宣布辭職,這讓莫迪的處境就更加尷尬了。莫迪已經連續11年擔任印度最高領導人了,在印度的個人威望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不僅被國大黨當成了眼中釘,人民黨內部也有人擔心莫迪“功高蓋主”,這次“國民志愿服務團”最高負責人大概率就是沖著莫迪去的。
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莫迪想要轉移壓力,就只能采用了一個屢試不爽的辦法:利用戰爭轉移矛盾。而且5·7空戰后,印度軍方也憋了一肚子氣,想著找巴基斯坦報仇雪恨,所以再次挑起印巴沖突,對莫迪來說既能轉移壓力、又能安撫軍方,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7月23日,印度空軍開始在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邊境地區組織大規模空軍演習,參演的機型包括“陣風”戰機、“幻影”-2000戰機和蘇-30戰機,同時包括印度的防空和支援系統等。作為回應,巴基斯坦宣布繼續對印度關閉空域,禁令有效期延長至8月24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在5月初的沖突爆發后不到三個月,兩國都發布了新的航行通告,暗示軍事戒備狀態仍在持續。
對莫迪來說,只要第二輪空戰能夠打贏巴基斯坦,之前所有關于5.7空戰的質疑聲都會被壓下去,自己的政治威望也會得到鞏固,哪怕自己同意75歲退休,大部分印度人也不會答應。別看5·7空戰期間,印度空軍被巴基斯坦空軍打得灰頭土臉,但印度空軍并不服氣,按照他們的說法,自己是被“文官集團”束縛住手腳了,印度空軍的任務是空襲“恐怖分子”,因此沒有壓制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防空導彈陣地等目標,結果巴基斯坦空軍卻“不講武德”,出動戰斗機攻擊了印度的空襲機群,所以巴基斯坦“勝之不武”。
并且印度軍方還聲稱中國“插手”了印巴沖突,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情報、指揮方面的支持。總之在印度軍方的腦子里,只要巴基斯坦沒有獲得中國的幫助,印巴兩軍擺開架勢堂堂正正開打的情況下,巴基斯坦空軍根本就不是印度空軍的對手。
有了5·7空戰的教訓,印度已經對殲-10CE和霹靂-15E心有余悸,只要能夠壓制殲-10CE和霹靂-15E這對組合,印度空軍就有獲勝的希望。為了確保能夠擊落殲-10CE,印度這次做了充分準備。首先就是確保中國不會插手這次的印巴沖突,印度上一次最大的失誤,就是只穩住了美國卻忽略了中國。5·7空戰前,在莫迪政府的外交游說下,特朗普公開表示支持印度,派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推銷F-35戰斗機,而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斗機則受到美國的限制,不能投入到克什米爾地區的空戰,全程打醬油。原以為巴基斯坦空軍一下子少了70多架主力戰斗機,面對印度空軍就毫無還手之力了,結果從中國買來的殲-10CE和霹靂-15E,卻好好給印度空軍上了一課,讓印度空軍的見識到了什么叫“超視距空戰”。
但是在印度空軍眼中,巴基斯坦僅憑殲-10CE和霹靂-15E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因為巴基斯坦手里的殲-10CE也就20架,霹靂-15E導彈經過上次的消耗,現在也就剩下100多枚,只要中國不在關鍵時刻出手救援巴基斯坦,印度空軍有絕對信心戰勝巴基斯坦。
于是,印度最近加強了與中國的外交聯系,5·7空戰后,中印高層會面6次,打破了2020年邊境沖突后的冰點局面。7月14日,印度外長蘇杰生在訪問中國時,專門跑到駐華大使館種下了一棵象征團結的石榴樹。面對中方關于“中印兩國應該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的表態,印度做出了“中印是發展伙伴,不是競爭對手”的回應,并宣布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游簽證。
在美國加大對印度拉攏力度的情況下,如今的巴基斯坦已經很難再從美國那里獲得先進武器,印度雖然無法阻止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先進武器,但目前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應該是想要利用拉近外交關系的方式,阻止中國在沖突期間向巴基斯坦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比如衛星偵察、預警,盡可能將巴基斯坦拖入單打獨斗的境地。
另一方面,印度也吸取了5·7空戰的教訓,對裝備進行了升級。比如陣風戰斗機使用的“米卡”空空導彈,被印軍認為完全無法與巴方的霹靂-15導彈抗衡,射程甚至還不如閃電-10(霹靂-12),于是印度軍方宣布為陣風戰斗機整合了國產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射程號稱達到了80千米,達到了閃電-10空空導彈的水平。未來陣風戰斗機的中遠程空空導彈組合將是流星與阿斯特拉,至少在射程上并不弱于霹靂-15E和閃電-10。
此外,印度還宣布放棄蘇-30MKI戰斗機上的俄制無源相控陣雷達,改為印度國產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據悉,印度從以色列那里獲得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經過數年的消化吸收后,印度的雷達水平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制造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國家之一。印度國產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直徑為900毫米,擁有大約2500個發射/接收半導體模塊,尺寸與功率均大于殲-10CE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此外,印軍的蘇-30MKI還整合了以色列的德比-ER雙脈沖空空導彈,配合有源相控陣雷達,理論上蘇-30MKI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并不弱于殲-10CE。
但是以色列的德比空空導彈最早射程只有50千米,增程型射程提高到了100千米,除非以色列愿意繼續幫助印度進行改進,否則單憑射程100千米的德比-ER空空導彈,還沒資格碰瓷霹靂-15E。
其實印度輸掉5·7空戰并不僅僅是空空導彈射程不如巴基斯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探測鎖定殲-10CE。殲-10C在設計的時候融入了不少隱身元素,RCS顯著低于早期的四代機,干凈掛載模式下的正面RCS低于1平方米,能夠有效降低被雷電探測到的距離。再加上巴基斯坦非常重視電子干擾,因此印度空軍在戰時很難發現殲-10CE,更談不上攻擊了。但是在5·7空戰后,印度還從以色列那里獲得了一個大殺器,那就是ELM/2084三維有源相控陣多任務雷達,這種雷達具有探測隱身隱身戰斗機、彈道導彈的能力,能夠為防空部隊或者戰斗機提供火控引導,使用得當的情況下,的確可以對殲-10CE造成威脅。
另外,印度還宣稱截獲了殲-10CE、紅旗-9、霹靂-15的電磁信號,經過分析破解后,未來能夠針對性的進行電子干擾,降低巴方導彈的命中率。
經過這一系列的準備后,估計印度空軍對于戰勝殲-10CE和霹靂-15E又能燃起自信心,下一步就是繼續挑起沖突,然后報仇雪恨了。雖然印度人素來有愛說大話的習慣,但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也不能因為巴基斯坦有了殲-10CE和霹靂-15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無敵的武器,任何一種武器被對手仔細研究后,或多或少都會暴露出破綻。殲-10CE和霹靂-15E再強,終究也只是戰術武器,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無法從戰略上改變巴基斯坦的絕對國力劣勢。當然對于中國來說,哪怕印度真找到了對付殲-10CE和霹靂-15E的方法,也不需要感到擔心,因為這兩款武器在中國已經淪為二流甚至三流裝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