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贊雍,點燃崇義的“覺醒年代”。
他用33年的生命為這里播下革命火種,讓馬列主義的星火在南嶺深處燎原。他是崇義第一位共產黨員,是鄧子恢的入黨介紹人,更是用熱血照亮贛南革命之路的先行者。
1894年,陳贊雍出生在今崇義縣橫水鎮(zhèn)茶灘村的普通家庭。1917年,23歲的他來到南康唐江的 “崇義大江木業(yè)公所” 幫工。彼時的唐江作為江西四大圩鎮(zhèn)之一,商船云集、市井喧囂,卻也暗流涌動。在這里,他結識了一批思想激進的進步人士,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向。
(陳贊雍同志)
1919年“五四運動” 的浪潮席卷全國,陳贊雍的人生迎來重要轉折。他結識了贛南早期工運領導人陳贊賢,又遇到了在崇義宣傳馬列主義的鄧子恢。幾人常常圍坐在一起,借著煤油燈的微光閱讀《新青年》《向導》等進步書刊。那些印刷著 “德先生”“賽先生” 的紙頁,像一道道光,照亮了他對救國救民的思考。
(位于橫水鎮(zhèn)新坑村的崇義農民暴動陳列)
1926年成為陳贊雍革命生涯的關鍵年份。這年6月,他加入改組后的國民黨,擔任崇義縣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10月,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崇義縣第一名共產黨員。在昏暗的油燈下,他先后發(fā)展了鄧子恢等12名黨員,12月又組建起中共崇義縣支部并擔任書記。
那時的崇義農村,佃農們被沉重的地租壓得喘不過氣。陳贊雍帶領黨員深入鄉(xiāng)村,發(fā)動農民開展 “二五” 減租斗爭 —— 按原租額減去百分之二十五。在縣城,他組織工人按行業(yè)團結起來,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斗爭,讓老板們改善工人待遇。一時間,崇義城鄉(xiāng)都活躍著革命的身影。
(崇義“五一” 暴動喚起崇義工農的覺醒)
1927年的春天卻驟然變冷。3月6日,贛州總工會委員長陳贊賢被國民黨右派殺害;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批共產黨員倒在血泊中。白色恐怖迅速蔓延到贛西南,但陳贊雍沒有退縮。4月28日,他在城北張家祠主持支部會議,決定以 “五一” 節(jié)慶祝活動為名,發(fā)動工農群眾游行示威。
5月1日這天,陳贊雍、鄧子恢帶領手持梭鏢、扁擔的工農群眾沖進國民黨崇義縣政府,砸爛了象征壓迫的門窗,燒毀了反動公文。第二天,崇義縣臨時行政委員會成立,陳贊雍被選為主任委員。這個新生的革命政權立即發(fā)布通告,宣布取代反動縣政府。這場 “五一” 暴動,像一聲驚雷,震醒了沉睡的崇義。
然而,反革命勢力的反撲來得更快。5月上旬,蔣介石命令錢大鈞率部進入贛南 “清黨”。5月25日,陳贊雍被國民黨崇義縣政府通緝。他化裝成商人離開家鄉(xiāng),先到南昌尋找黨組織未果,又轉往修水。這年秋天,這位33歲的革命者因積勞成疾,在修水病逝。
全國解放后,陳贊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如今的崇義,早已換了人間,但人們從未忘記,是這位青年用生命在崇義大地上播下的第一粒革命火種,照亮了后來的路。
作者:黃嘉卿
編輯:張文慧
審核:李功怡
審簽:楊曉斌
總監(jiān)制:李啟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