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西也正面臨少子化危機!?
進入21世紀后,印度與巴西同中國、俄羅斯被并稱為"金磚四國"(后來南非加入成為"金磚國家")。雖然長期被視為"新興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但近年來兩國經濟社會結構正經歷急劇變革。本文將通過總和生育率(每位女性終生生育子女數)這一指標展開分析。
維持人口規模穩定所需的更替水平生育率約為2.1。那么印度和巴西的實際情況如何?是否還保持著"農業國家必然多子"的傳統印象?
最新數據顯示,兩國均已跌破這一臨界值。根據世界銀行2022年統計,印度總和生育率降至2.01,巴西更是低至1.63,徹底告別了高生育率國家行列。
印巴人口結構演變觀察
2023年人口達14.38億的印度已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傳統認知中,農村地區因勞動力需求和文化因素保持著較高生育率。但隨著教育普及特別是女性就學率提升,都會區家庭更注重子女高等教育與職業發展,直接導致生育意愿下降。孟買、德里等大都市圈還面臨居住成本飆升、育兒費用激增等現實壓力。
而幅員遼闊的巴西憑借資源優勢實現經濟騰飛,現為南美最大經濟體。雖然曾因貧富差距導致城鄉生育率分化,但巴西版計劃生育政策推廣等因素使巴西全國生育水平持續走低。圣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大都市及周邊地區呈現顯著的高學歷女性職業化趨勢,徹底改變了傳統生育模式。
城市化浪潮下的共同困境
兩國生育率下降與城市化進程深度綁定。遷入大城市的年輕夫婦既失去農村社會的生育文化激勵,又面臨居住和教育成本壓力,為維持生活品質主動選擇少生優育。
女性高等教育普及和職業發展機遇增加,進一步導致婚育年齡推遲與生育數量壓縮。短短數十年間,兩國人口金字塔已發生巨大轉變。
經濟增長與區域失衡隱憂
生育率劇變折射出兩國深層社會轉型。依賴年輕勞動力帶來"人口紅利"的發展模式或將提前面臨挑戰,老齡化進程可能加速到來。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兩國突出的生育率地區差異:印度2020年各邦生育率呈現兩極分化——德里直轄區(1.4)、馬哈拉施特拉邦(1.5)、卡納塔克邦(1.6)、泰米爾納德邦(1.4)等較發達地區數值偏低,而比哈爾邦(3.0)、北方邦(2.7)等欠發達地區仍維持高位。全國層面,農村(2.2)與城市(1.6)差異顯著。
巴西也同樣存在南北梯度差異:赤道附近的北部諸州生育率仍超2.0,但東南部的圣保羅州、里約熱內盧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已跌破1.6,最南端的圣卡塔琳娜州、南里奧格蘭德州更是已經達到全球最低生育率水平區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