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寶子吖,Science | AAAS,ScienceDirect,MDPI。
廣東男子釣到豬崽般的雞泡魚
2025年7月19日,IP地址為廣東珠海的博主“@寶子吖”發視頻展示了自己海釣的收獲。他釣上來的是一只河鲀,對此他相當的開心,文案表示:“豬仔一樣的雞泡魚,驚喜啊!”所謂的“雞泡魚”就是廣東的河鲀俗稱。
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只河鲀受驚吞下了大量的水,所以體態渾圓跟鼓脹的皮球似,腫起來剛好能明顯看各種特征。首先其通身覆蓋細密小棘,可想而知手感一定是觸感糙澀似砂紙的;它的背部是青灰色的,向腹側漸變為白,側線隱約有點金屬光澤,體表是無斑無紋的,但是鰓孔內有一塊新月狀的濃黑斑塊。
特征實在太明顯了,這是一條黑鰓兔頭鲀(Lagocephalus inermis),在我國的黃海、東海和南部的沿海都有分布,并不罕見。不過這條看著有2~3斤左右,應該也算是比較大的個體了。
一看到河鲀,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玩意兒有劇毒!河鲀體內含有河鲀毒素確實是能致死的可怕毒素,不過倒是沒有像這幾個網友說的,能毒死十幾個人,甚至是半個村子,得看品種差異的,不同品種的毒素含量和強度都不同,沒有那么絕對。
而黑鰓兔頭鲀就算是河鲀里比較溫和的了,當然還是有毒的。
博主當然也是認識的,釣到這么一條大河鲀他雖然很開心,但是開心歸開心,吃是壓根不敢吃的。他直接把這條黑鰓兔頭鲀給送給了船老大。
我覺得是有點可惜的,河鲀非常鮮美,肉脆且甜,這個我還真吃過,不過沒吃過這么大的。
博主完全可以拿去懂處理的餐館去殺了吃的,專業的廚師是能通過處理完全去掉河鲀毒素的。我查了一下流程,首先是剜除眼球,因為有微量毒素,隨后是沿鰓蓋后緣橫切斷下頜骨,然后頭就丟掉了。接著是從尾部逆向撕除魚皮,剖腹后整塊取出內臟團,注意嚴禁劃破膽囊、肝臟、卵巢!記得用鑷子夾住肝臟根部血管,沿腹腔脊柱側完整剝離肝臟。
最后再用流水下刷洗腹腔血污,重點沖洗脊柱內側血管。
聽著很麻煩,專業的廚師處理起來還是很快的。
河鲀毒素
其實早在3000~5000年前,人類就已經知道河鲀是具有毒性的了,但是架不住太好吃了,于是從那個時候人類就在研究怎么去除河鲀的毒素。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試驗的,但河鲀確實就變成了一種食物。但直到現在每年都還是有大量因食用河鲀而中毒甚至死亡的報道。
直到上個世紀初,河鲀毒素的毒理才終于被人類深入研究。20 世紀 60 年代初,人們證明一種名為河鲀毒素 (TTX) 的毒素在低濃度下就可以抑制生物體內的鈉通道。
人類攝入河鲀毒素后會出現不同的臨床影響,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神經肌肉癥狀,比如嘴唇和舌頭的感覺異常,然后是眩暈和頭痛;以及胃腸不適,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和嘔吐的情況。更嚴重的會出現心律失常、共濟失調、抽搐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這是因為河鲀毒素能通過與肌肉和神經組織中的電壓門控鈉通道結合,阻斷鈉離子通過通道的流動,從而阻止動作電位的產生和傳播,導致膈肌麻痹和隨后的窒息導致死亡。
研究顯示,河鲀毒素對人體的毒性比氰化物更高,甚至強了千倍。
河鲀毒素沒有解藥,如果發生河鲀毒素中毒,應提供呼吸輔助或洗胃,希望能讓毒素完全清除。
為啥養殖的就沒毒?
如果大家很想嘗試河鲀,完全可以購買人工養殖的,價格其實非常低。我是真的買過吃過的,反正在福建漳州地區,一斤不過35元,而且是殺好了的。
這些人工養殖的個體可以做到完全消除毒素!這倒不是人類的技術有多好,而是因為河鲀自身其實無法合成毒素,它們的劇毒屬性源于海洋微生物與食物網,所以只要控制這些環節就能阻止河鲀體內堆積毒素。
河鲀體內的毒素來自于海洋中的產毒菌群,比如弧菌屬、假交替單胞菌,這些毒菌會寄生在藻類、貝類等生物體表,而這些就是河鲀的食物。河鲀就是通過食用這些食物,讓毒素富集于河豚的肝臟、卵巢等器官中。
人工養殖通過封閉循環水系統,將河鲀封閉在水泥池中,杜絕了產毒菌及受污染餌料進入。然后投喂河鲀絕對安全的人工配方,河鲀壓根沒有堆積毒素的可能性。
而且販賣野生河鲀是違法行為,所以你買得到的,基本上都是人工養殖的河鲀,這些個體你可以放心買放心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