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威脅下,伊朗做出了破局的嘗試,對在伊以沖突中拒絕幫忙的俄羅斯,再次釋放了想要合作的信號。
今年年初,俄伊簽訂《全面戰略伙伴協議》,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促使俄伊合作的因素之一,是敘利亞發生的劇變。沒想到,短短幾個月過去,敘利亞再次陷入動蕩之中,此時一架伊朗專機抵達俄羅斯,為普京帶來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口信,俄伊之間的合作,似乎走到了再向前邁一步的節點。
【俄伊的合作機遇與風險并存】
俄伊在里海演習,共同維護海上生命線
伊以沖突告一段落后,伊朗迅速開始“自救”,一方面加強了被打壞的防空系統;另一方面則找到了傳統盟友俄羅斯,似乎想要達成更進一步的合作。
之所以這樣說,還要和最近的兩個事件聯系起來看,首先,是伊朗和俄羅斯的聯合海軍演習,在里海舉行。
說起里海,就不得不提其對于俄羅斯的重要意義,在黑海通道因俄烏戰爭被極大限制甚至封鎖后,俄羅斯尋找替代通道迫在眉睫。
此時,依托里海和伊朗兩個關鍵節點的“南北貨運走廊”,就成了其連接外部世界的黃金通道。
從俄羅斯里海沿岸港口裝貨,經船運至伊朗里海港口,再通過伊朗陸路鐵路轉運至波斯灣港口出海,這條路線避開了西方的直接海上封鎖,是俄羅斯經濟尤其是關鍵物資輸入的“大動脈”。
【里海對于俄羅斯的重要性遠超以往】
在俄烏沖突中,伊朗輸送給俄羅斯大量的軍火,如各類無人機,就是通過里海為主渠道完成的。
滿載軍火的伊朗船只,從本國港口出發,北上穿越里海,進入俄羅斯伏爾加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從阿斯特拉罕開始,這些物資可以利用俄羅斯發達的內河和鐵路網絡,幾乎暢通無阻地運抵前線或關鍵區域。
這條水路為主的通道,相比空運或陸路穿越第三國,隱蔽性更高,受外部干擾風險相對較低,是維持俄羅斯戰場消耗的“靜默輸血線”。
再加上和伊朗一直關系不融洽的阿塞拜疆,最近和俄羅斯也鬧得很僵,對俄羅斯而言,加強對里海安全秩序的維護,變得更加重要了。
在這種背景下舉行的聯合演習,是向其他沿岸國(尤其是阿塞拜疆)和潛在外部勢力,展示其在該地區協調能力與主導意愿的一種方式,旨在穩定這個對其都至關重要的“內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里海已經變成了俄伊合作的重要紐帶,對維系雙方的經濟、軍事、地緣安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