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 元 文/攝
去年,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文提出:支持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提升設施環境,擴大凈菜銷售。眼下,各地菜市場紛紛做出新嘗試,掀起了菜市場“煥新潮”。
菜市場不一定很土很低端,也可以很潮很炫酷。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如今很多老牌菜市場正通過空間創新、業態升級、文化融合等方式轉型,圈粉年輕人。在相關社交平臺上,“菜市場”相關筆記已經超過一萬篇,甚至有人認為“旅游不逛菜市場等于白來”。
有觀點認為,年輕人“打卡”菜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和文化現象。越來越多菜市場正在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走出舒適區,以全新的業態、不同的面貌、多樣化的功能解鎖新時代年輕人的“情緒密碼”。
作為曾經“京城四大菜市場”之一的崇文門菜市場,整體空間在保留老北京市井風貌的基礎上,融入了潮流美學。記者在現場看到,傳統的柜臺式經營、“老式燈箱”的分區標識以及“菜蔬學淺 拒絕內卷”“您就請好兒吧”等趣味標語,為新老顧客們帶來了多元化的購物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