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以色列交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在以伊沖突中,還親自下場開炸,為以色列撐腰,如今,特朗普又因為以色列做了一件大事。
近日,美國宣布要退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而這次竟然是因為以色列,但消息發出后,出現了一個罕見的局面。
除了中方的駁斥外,面對特朗普動不動就退群的威脅,這次就連其盟友也看不下去了,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退群成癮
7月22日,美方宣布美國將于2026年底正式退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而這已是美國第三次與該組織“分手”。
相比于退群聲明,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的補充更露骨,稱“教科文組織推行的多樣性政策與本屆政府完全不一致,特朗普總統只堅持美國優先”。
而所謂的“反以罪證”,竟是該組織將猶太教圣地希伯倫老城列為巴勒斯坦瀕危文化遺產,以及在文件中使用“以色列占領”等表述。
耐人尋味的是,美國一面退群,一面拖欠巨額會費,自2011年教科文組織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起,美國停繳會費至今,欠款高達6.19億美元。
中方早在2023年拜登申請重返時便警告,美國未補繳欠款,未來仍可能退出,如今預言成真,美式契約精神淪為國際笑柄。
猶太組織的倒戈
然而特朗普萬萬沒料到,此次退群竟遭自家陣營的猶太團體圍攻,美國猶太委員會數月前致信國務卿魯比奧,強調教科文組織在打擊反猶主義中發揮“積極作用”。
世界猶太大會雖批評聯合國系統存在偏見,仍承諾繼續與教科文組織合作,左翼組織“新猶太敘事”更犀利質問“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何時成了美國的禁忌?”
而這些抗議背后,是特朗普與猶太社群的深層裂痕,2015年他暗示猶太人“想控制白宮傀儡”,2019年宣稱“猶太人只愛錢”。
到了2024年大選時甚至威脅“若我敗選,猶太人負責”,這一系列言論被“反誹謗聯盟”痛批強化反猶刻板印象。
美以同床異夢
意外的是這次退群風波暴露了美以同盟的脆弱性,就在宣布退出前一周,白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關系已瀕臨破裂。
7月中旬,以軍連續空襲敘利亞,造成平民死亡,攪亂特朗普苦心經營的敘利亞和解進程,而內塔胡尼亞的軍事冒險只為轉移國內政治壓力,此舉遭到美方不滿。
特朗普雖強壓以方道歉,但次日以軍又發動新空襲,這種“失控盟友”讓美國中東布局徹底崩盤。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一面約束內塔尼亞胡,一面在國際場合加倍偏袒以色列,這種精神分裂式外交,暴露出美國根本困境,既需以色列作中東支點,又無力管控其單邊暴行。
退群代價
回看過去,每當自己的利益達不到時,特朗普就上演“退群”的大戲,對此國際社會也早已習慣,而他的這一慣常戲碼也讓美國淪為國際孤島。
所以對于特朗普“撂挑子”的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直言其“違背多邊主義基本原則”,就連法國和歐盟多國也表明態度,跟進批評。
而中方的反擊則更具歷史縱深感,2018年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時誣稱“中國占便宜”,外交部當即回擊“美方不必拿中國說事”。
如今特朗普再次退群,中方更是不慣著,直接言明“美國不僅退群,還長期賴賬,這不是大國擔當”。
相比于美國的不擔當,中國在教科文組織的會費占比升至20%,主導人工智能倫理、STEM教育等關鍵議程,美國每退一步,都在將規則制定權拱手讓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降半旗當日,加沙又有37名平民死于以軍空襲,特朗普或許以為退群只是場外交秀,殊不知美國正親手將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葬送。
參考資料
美國“退群”的這個理由為何讓巴勒斯坦強烈不滿——新華社2025-07-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