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點名中印,揚言不施壓俄羅斯就制裁,印度外交部當場回懟。“斷人財路”四字一出,新德里直接拍桌子。莫迪政府罕見放話:別把印度逼急,否則中俄印“抱團反美”不是玩笑。
先看石油賬本。印度每天進口原油500萬桶,四成來自俄羅斯,一年省下近90億美元折扣款;換算成盧比,就是7500億,夠修三條高鐵。這批油在新德里煉廠走一趟,變成柴油、汽油、航空煤油,再裝上希臘、意大利、甚至荷蘭的油輪,加價15%往歐洲賣。歐元進賬,美元回流,印度外匯儲備在半年里漲了430億,達到6070億的歷史高位。北約一句話就要砍這條財路,印度自然翻臉。
莫迪(資料圖)
更扎心的是,美歐自己還在買。歐洲2024年買走219億歐元俄油,土耳其更是俄成品油最大下家,北約卻讓印度“斷供”。新德里把海關統計甩在桌面上:今年1-6月,歐盟成員國經由第三國“洗油”的總量同比反增8.4%。外交國務秘書柯布拉加德在吹風會上反問媒體:“他們買叫能源安全,我們買就叫資助戰爭?”
政治賬同樣算得清楚。莫迪剛連任,議會里卻丟掉多數席位,國大黨正愁沒靶子。此刻低頭,等于把“賣國”帽子往自己頭上扣。7月22日,財政部長西塔拉曼在閉門會議里算了筆更細的賬:若按北約方案削減俄油進口,印度煉油廠開工率將驟降12%,直接沖擊150萬個就業崗位,連帶拉低GDP增速0.7個百分點。失業率抬頭,年輕人上街,明年五個邦選舉就懸了。
地緣杠桿也在手里。美印正打關稅戰,華盛頓把鋼鋁稅一路加到25%,新德里反手限制蘋果、波音訂單,又凍結亞馬遜40億美元云項目審批。再被掐住油脖子,談判桌直接掀翻。莫迪團隊看得明白:干脆把中俄牌打出來,逼美國收斂。
莫斯科立刻接招。俄副外長魯登科7月24日接受“今日俄羅斯”專訪時放話:中俄印三方機制隨時可以重啟,能源、結算、運輸三張網一起鋪。細節已經備好——遠東科茲米諾港再擴建一條30萬噸級航道,專供印度超大型油輪;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預留一條支線,終點設在新疆喀什,再通過土庫曼斯坦-伊朗-阿曼海底管線直抵印度西海岸。人民幣跨境系統已連110國,中俄76%貿易用本幣,印度若加入,美元結算份額又要掉一大塊。
莫迪(資料圖)
北京也點頭。外交部發言人一句“符合三國共同利益”,等于給新德里遞了梯子。邊境巡邏協議簽了,直航恢復,2024年貿易額1384億美元,中國重回印度第一大伙伴,氣氛烘托到位。更讓印度心動的是,中國把“邀請印度加入金磚支付系統”寫進了7月成都經貿論壇的備忘錄,測試環境已經搭好,只等新德里拍板。
但三國心里各有算盤。印度想拿中俄當杠桿,討價還價;俄羅斯需要市場,卻也擔心中印邊界再起火星;中國樂見多極,卻不愿替印度背鍋。三方合作更像“臨時拼車”,一踩急剎就可能散伙。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跟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通了一小時電話,核心只有一句:莫斯科得保證,若中印邊防擦槍走火,不會把S-400導彈的雷達數據轉給北京。俄方回應得圓滑:“我們只賣防御系統,不賣情報。”
美國會退讓嗎?特朗普50天通牒倒計時,真把100%關稅砸下來,美國國內汽油價立漲,通脹數字更難看。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周報顯示,若印度俄油斷供,美國煉油廠得額外進口日均70萬桶中東原油,WTI期貨價將立即沖破每桶90美元,而CPI里交通分項的權重高達15%。歐洲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提醒:西方仍是俄油最大買家,制裁只會先傷自己人。
莫迪把話挑明:印度能源需求沒得談,誰敢斷供,誰就準備面對“中俄印大三角”。這不是結盟宣言,卻足夠讓華盛頓掂量:為了逼停俄烏戰場,把全球南方一股腦推向對手,值不值?
莫迪(資料圖)
下一步,新德里已備好兩套預案。A案,繼續買俄油,但把折扣從每桶30美元壓到35美元,同時要求俄方用盧比結算30%,再轉投印度基建;B案,若北約真動手,印度將宣布加入金磚支付系統,與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共用新結算通道,并把伊朗、阿聯酋拉進來當觀察員。兩套方案都已放在莫迪辦公桌,只等白宮的最后通牒。
時鐘滴答,48小時后,G7財長會議將在東京開視頻連線。印度財長西塔拉曼收到邀請,卻遲遲沒確認出席。消息人士透露,她在等一通電話——如果華盛頓愿意把鋼鋁稅降回10%,新德里就按下A案;如果繼續強硬,那就干脆B案。莫斯科和北京也在等,等的不只是稅點,更是美元霸權松動的第一聲裂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