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理主持的國常會召開,討論了幾項國家大事,但唯有【加快推進落實學前教育免費】單獨登上了熱搜。
這里的學前教育,就是咱們通常說的年滿三周歲兒童的三年幼兒園教育。
學前教育免費,是咱們許多老百姓以及許多人口專家,教育專家都呼吁多年的利好政策。
這次國常會定調,標志著幼兒園免費時代即將到來。
學前免費教育這一項政策,背后關系到人口層面、年輕人婚姻與就業層面、以及教育層面,四大領域的改革。
我國執行全面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幾十年。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教育資金占每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增加,民間老百姓和學術界,一直有延長義務教育的呼聲。
過去延長義務教育的呼吁,主要分兩個方向。
一個是向上延伸,就是有許多人希望將9年義務教育改為12年,能夠將三年高中涵蓋進去。
另外一種呼聲則是向下延伸,也是將九年義務教育擴展為12年,只不過是在小學一年級之前將前面的三年學前教育也就是幼兒園階段,包含進去。
從這次國常會的定調來看,學前教育免費,應該是先于高中義務教育落地。
這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原因決定的。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過去10年以及未來可預判的5年之內的人口生育趨勢。
每年的新增受教育人口的數量變化,大家都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在2017年之前,我國的出生人口逐年降低,已經逼近千萬人口大關。
隨后在放開全面二胎之后,2017年出現新一輪的生育小高峰,生育人口逐步增長加到1400多萬~1500多萬,隨后又逐年下降。
從2022年開始,每年出生人口都只有900多萬。
覆蓋義務教育從9年擴展為12年,是國家層面和地方財政共同支付的一筆巨大支出。
就從這次的國常會安排來看,想落實學前教育免費,也是要求地方盡快調研并落實,各級新增投入資金,制定對公立與民辦幼兒園的補貼標準。
簡單的算一筆賬,從9年義務教育變成12年要新增1/3的教育投入。
這些教育投入如果是放在學前教育的話,相對于往后延三年高中階段,投入會更少。
因為從人口趨勢來看,未來幾年進入學前階段教育的人口,以及進入小學的人口會大面積減少。
就拿小學來說,2018年出生的人口在2024年就讀小學一年級,那么這一年小學一年級的入學人口就是1,500萬左右。
2024年的出生人口是900多萬,那么我們就可以預判到2030年,小學一年級的入學人口就只有900萬,大約是今年一年級入學人口的60%。
所以粗略的估算到2030年,平均每個小學的在校生人數,大概是今年的60%~70%之間。
如果我們在未來幾年,推動部分小學和幼兒園進行合并,也就是在小學開始施行學前教育一體化。
那么一所小學加上三年學前教育的學生人數,和當今的小學六個年級學生人數是差不多的。
比如一個小學現在每年級有300名學生,那么我們需要為這所小學支付義務教育的成本是1800名學生的6年制小學支出。
6年之后,這個學校每年級的學生只剩下200人,那他實際上小學教育的支出就是1200個小孩的義務教育。
即便在這個小學新增三年學前教育的小孩。義務教育支出也就是再增加600人,那么這所學校所承擔的依舊是1800個孩子的義務教育支出。
當前人口生育的規律,決定了如果從最近一兩年開始推行學前教育免費,那么最開始的幾年教育支出確實會新增一大塊。
但很快的。隨著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學生人數減少,即便加上三年學前教育的新增義務教育人口,總的12年義務教育人數,對比幾年前的9年義務教育的總人數,是差不多甚至更少。
所以此時推動學前教育的免費,從長遠來講,財政支出,教育經費支出,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壓力較小。
而與之相對的,另一種延長義務教育的方式,是要增加高中三年。
也就是15~18歲的教育也納入義務教育。
從人口的規律來講,我國2010~2018年,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500萬~1,800萬甚至之間。
在當年看,比起歷史的人口出生高峰有一定差距,但對比當今的出生人口來講,依舊是幾乎翻倍的存在。
接下來的幾年,是2010年至2015年的出生人口要進入高中階段。
每年都是1,500萬以上的人口從初中畢業,而且還會持續很多年。
所以如果要增加高中階段的免費,相當于每年新增5,000萬義務教育人口。
我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從高速,變成了現在的中速,追求發展質量。
在經濟發展增量受阻的情況下,未來幾年財政收入也會過緊日子。
雖然國家也在追求教育支出的占比要在總的財政支出的比重上有所提升,但每年新增5,000萬人口的義務教育,這確實是難以承受。
那么什么時候才會推行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呢?
我們也可以從人口趨勢上得出答案。
從接下來幾年生育數據趨勢,我們就會發現新增教育人口不斷減少。
慢慢的,新增三年學前教育的義務教育人口,都抵不上九年義務教育每年減少的人口。
這種趨勢會延續往后數年,數年之后,每年初中畢業的人口,也會從1,500萬快速減少到1,000萬之內。
等到初中畢業人口也降到1,000萬左右的時候,那個時候新增高中三年的義務教育人口,比現階段12年義務教育人口減少的數量還要少。
那時候,將義務教育延伸到高中三年免費,也不是難事!
學前教育免費比高中階段免費先一步落實的第二原因,還在于教育改革的成熟確定性。
最近幾年,學前教育的改革方向明確,對于三年幼兒園教孩子哪些內容,養成哪些習慣,樹立哪些品格,都全國一盤棋的定型了。
與之相對的,高中階段的教育改革,卻有很大不確定性。
過去一些年,國家大力推動中考五五分流,有一半的初中畢業生無法讀高中,只能讀職高或者中專。
但近些年,無論是教育專家,還是民間家長,或者現實就業環境,都和教育過早分流唱反調。
近幾年,許多地方又在新增普通高中,減少職高建設,未來中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還存在不確定性。
如果此時推動高中三年免費,就要根據五五分流的原則,制定高職中專和高中的不同補貼方案。
可是這個比例未來幾年不確定,所以推動免費也不成熟。
咱們國家在經濟增長放緩,財稅收入承壓的大背景下,依舊推動三年學前教育免費,可以說是有大擔當,大魄力,也積極務實的。
過去幾年,我寫過多篇生育與人口相關的文章,許多人在評論區提及不愿生,不敢生的理由,教育支出和醫療支出占大頭。
但近幾年,各地生育補貼,雖然沒到真金白銀獎勵生育的程度,但已經追求從孕檢階段開始,覆蓋生育與哺育成本。
許多地方的生育補貼,都是從出生到三周歲,按月或按年發放。
如今再落實學前教育免費,再對接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幾乎覆蓋一個小孩未成年階段的所有教育成本。
這些都是國家為促進人口與生育,做的實事。
但最近幾年,網絡環境顯著惡化。
過去幾年男女對立的苗頭,如今幾乎發展到【男女戰爭】的程度。
大家梳理過去一段時間的各平臺熱搜,多少熱搜是男女的相互暴力,相互曝光,對簿公堂。
今天國常會推動學前教育免費,原本是針對數千萬年輕家庭的利好,但這個新聞,僅在熱搜排名靠后的位置待了幾分鐘,就被其他男女對立的熱搜取代。
當前的網絡環境,已經塑造了單生更自由更爽,結婚生子巨吃虧還承擔巨大風險巨大折磨的共識。
近幾年國家在降低年輕家庭婚姻支出、生育支出,養育支出,教育支出方面做過許多實事。
如果在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下,婚姻和生育頹勢或許早已逆轉。
可是在當前男女間的對立與惡意不斷放大的環境下,學前教育免費對生育與人口的扭轉作用,還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