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普通中國人,早些年因為工作關系,經常在東北和俄羅斯邊境一帶來回跑。2015年夏天,我有機會去朝鮮一趟,那是為了簽一份貿易合同,跟同事小李一起去的。我們從俄羅斯坐火車過去,那趟經歷讓我對朝鮮人對中國人態度有了切身體會。
先說背景吧,中朝關系從歷史上看就很緊密。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志愿軍幫朝鮮打退了聯合國軍,那時候兩國人民并肩作戰,結下了深厚情誼。戰爭結束后,中國還援助朝鮮重建,提供了不少物資和技術支持。到現在,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占了他們外貿的九成以上。這種關系讓朝鮮人對中國有好感,尤其是對那些記得歷史的老一輩。網上有些資料顯示,朝鮮學校里還教抗美援朝的事,把中國人叫“同志加兄弟”。我去的時候,就感受到這種影響。
那趟火車從俄羅斯邊境開到平壤,車上朝鮮列車員一看我們的護照是中國人,就給我們換到空調好的車廂。其他外國人還在熱車廂里待著,我們就舒服多了。這不是特例,我后來查資料,發現不少中國人游客也遇到過類似事,比如在邊境檢查時,朝鮮海關人員對中國護照持有者處理得快,還會問候幾句。知乎上有個帖子,有人分享2010年代去朝鮮的經歷,說當地導游對中國游客特別耐心,解釋景點時總提到兩國友誼。
到了平壤,接我們的朝鮮工作人員把我們帶到單位,正好趕上飯點,他們堅持讓我們在食堂吃午飯。吃完飯,我們把帶的零食分給他們,他們很高興地收下。類似情況在其他中國人經歷中也常見,比如一些游客去朝鮮跟團,導游會額外提供熱水或水果,說是中國朋友來了要照顧好。
合同簽完后,我們有時間參觀平壤的景點,他們開車帶我們去了地鐵、凱旋門、紀念塔、體育場和一家高樓飯店。每處都停下來讓我們看,還簡單介紹背景。走的時候,其中一個工作人員送了我一枚徽章,上面有兩國旗幟和鴿子,意思是朝中友誼。這種徽章是1950年代發給志愿軍的,我后來在家里的老人那里見過類似的。網上搜到,這種東西在朝鮮還作為紀念品流通,代表他們珍惜那段歷史。
不止我一個人有這種體會。搜全網資料,很多中國人去朝鮮的記錄都提到當地人對中國人友好。比如,2010年代后期,有些游客在邊境城市新義州遇到朝鮮商人,他們對中國買家很客氣,交易時會多給點優惠。Reddit上有個帖子,中國人分享去朝鮮的感受,說當地人看到中國人會點頭致意,不會像對西方人那么警惕。知乎問題“朝鮮人對中國人的態度如何”下,有回答說年輕人對中國好奇,因為中國經濟發達,他們想了解手機和互聯網的事。
當然,態度也分人。有些朝鮮年輕人對中國很羨慕,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發展快,他們國家經濟滯后。資料顯示,朝鮮GDP只有中國的零頭,人均收入低,導致一些人出國打工,主要去中國東北。那些在中國的朝鮮勞工,對中國人態度復雜,一方面感激工作機會,一方面覺得中國太現代化了。但整體上,他們對中國沒敵意。歷史因素在這里起大作用,抗美援朝讓兩國綁在一起,朝鮮媒體還宣傳中國是可靠伙伴。
我去的那年,正好是中朝關系平穩期。2015年,中國領導人訪問朝鮮,強調友誼。網上有報道,那時候中國游客去朝鮮最多,一年好幾萬人。游客反饋,當地人對中國人熱情,不少導游會用中文交流,還分享自家故事。比起西方游客,中國人能去更多地方參觀,不用那么嚴格的限制。這也說明態度不同。
后來我回國,生活回歸正常,但那枚徽章我一直留著。幾年后,我結婚生子,孩子問起,我就拿出來講講兩國關系。告訴他,這種友誼是歷史留下的,要一代代傳下去。搜資料發現,不少中國人有類似想法,尤其東北人,因為離得近,接觸多。像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那里中國人和朝鮮族混住,對朝鮮態度更親近。
再擴展說說其他經歷。網上有個博客,2018年去朝鮮工作,說當地同事對中國同事很尊重,開會時讓中國人先發言。TripAdvisor論壇上,中國游客評論,說在平壤街頭問路,朝鮮人會盡力幫忙,雖然語言不通,但態度和善。相比之下,對美國人就冷淡多了,因為歷史恩怨。
經濟差距也影響態度。朝鮮閉關鎖國,發展慢,像中國七八十年代。去過的人說,平壤以外地方窮,但人們對中國產品依賴大。這讓朝鮮人對中國有感激。資料顯示,中國援助朝鮮糧食和能源,幫他們渡過難關。像1990年代朝鮮饑荒,中國提供了大量幫助,那時候態度更親近。
但也不是所有都正面。有些資料提到,邊境走私讓關系復雜,朝鮮人有時對中國商人有戒心,因為怕被騙。但這不主流,大部分互動正面。Reddit討論中,中國人說去朝鮮餐廳吃飯,服務員是中國人面孔就多給菜。
總的看,朝鮮人對中國人態度是友好的,根植于歷史和現實利益。抗美援朝是基礎,現在貿易是紐帶。我的經歷就是例子,從火車到參觀,全程感受到這種溫暖。希望兩國繼續這樣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