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起,中國和巴基斯坦就本國形式通力合作,一同度過了許多難關,兩國關系非常友好。
巴基斯坦位于南亞次大陸,與中國陸地距離很近。
很多巴基斯坦人基于國內的宣傳而對中國心生向往,許多的巴基斯坦人認真學習中文,選擇前往中國留學,去親自看看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
伊莎就是隨著國內潮流前往中國學習先進知識的一位巴基斯坦姑娘。
但是,在她學成回到巴基斯坦的時候,卻說:中國很好,但是不建議和中國小伙結婚。這是為什么呢?
伊莎是出生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這里是巴基斯坦的經濟中心。
伊莎的家庭是高知家庭,家境殷實,是同齡的巴基斯坦人中家境較好的一類人。
她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
伊莎的父親很愛她,時常帶著伊莎出去游玩,養成了伊莎活潑開朗的性格。
伊莎第一次聽說中國也是在跟父親交談的時候,在父親的口中,那是一個對巴基斯坦很友好的國家,有著先進的技術,高尚的文明。
在父親的描述中,那幾乎是一個夢境中的國度。
那時年幼的伊莎對中國充滿了好奇,也對父親的話保持懷疑,真的會有這樣的國家嗎?
時光荏苒,伊莎慢慢的從一個小女孩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在學校里學習了中巴兩國之間的歷史,徹底地理解了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淵源。
這也使她對身處東方的中國有了更多的好奇,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度。
所以,在伊莎步入中學的時候,她主動向父親提出想學習中文,在大學期間前往中國留學。父親作為一個開明的家長,稍加思索后便同意了這個決定。
在家中父母同意自己的提議后,伊莎非常興奮。
但是,很快她就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
伊莎的家庭在巴基斯坦雖然稱得上是富裕,但是在面對學習漢語的學費時,還是出現了猶豫。
在那個時候,巴基斯坦國內的漢語學校還不像后面那樣多。
所以,一個專業的、收費適中的中文老師并不好找。
尋找許久無果后,伊莎在心里打了退堂鼓,思考著怎么向父親說明。
正當伊莎苦惱的時候,父親找到了她,“如果這個路子行不通,我們要不要試試換個路子?”父親問道。
伊莎疑惑地望向父親,她帶著好奇跟父親走進了一個社區。
父親帶著伊莎找到了兩位住在巴基斯坦的中國人,他們是一對到巴基斯坦經商的夫妻。
父親提議幫助他們介紹客人作為交換,請求他們教導伊莎先學習基礎的漢語。
父親不強求他們教的多專業,只是請求這對夫妻在漢語方面為伊莎開蒙。
雙方經過幾次商討,成功達成協議,伊莎才開始自己的漢語學習之路。
父親的這個辦法為自己爭取到了一點時間,他開始攢錢和了解學習漢語的渠道,希望幫助伊莎后面的漢語學習。
經過中國夫妻的開蒙和后面的系統教學,伊莎開始掌握中文,在交流中取得極大地進步。
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伊莎放棄了巴基斯坦國內的頂尖高校,在老師的幫助下,成功聯系到中國境內的一所高校。
在通過這所高校的考試后,伊莎興奮非常,她終于可以前往中國了!
伊莎的家庭迅速忙碌起來,爸爸媽媽紛紛動手給她準備遠行的行囊,家中的親戚也知道了家族有一個優秀的女孩即將前往中國學習先進的知識,許多人打來電話詢問。
在一團忙碌中,伊莎成功落地中國臺州,前往學校開始大學生活。
新的環境,新的朋友,伊莎在短暫的過渡之后成功融入集體,有了幾個中國朋友。
對于伊莎來說,中國的現狀是讓人驚訝的。
城市的基礎建設逐步發展,出租車、公交車出行都很方便,她還在舍友的幫助下學會了使用APP打車出行。
中國百姓都在使用手機支付賬單,現代化電子化服務開展的如火如荼。
中國同學們對她都很友好,在學校里遇到中文交流困難的時候也會出手幫助她。
中國女生沒有特定的服裝,一切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進行自主穿搭。
在這個國度,伊莎不僅感受到了國家現代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友好和自由。
在逐步適應了中國的學習環境后,伊莎感嘆于中國女性的自由與積極。
在巴基斯坦的時候,伊莎時常因為是一名女性而備受牽制。
當伊莎在中國接觸了許多的女生之后,發現中國的法律對女性的保護比巴基斯坦高出很多。
中國女性的法定結婚年齡嚴格規定在20歲,包辦婚姻是違法存在,政府嚴格禁止。
這讓伊莎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女性可以有婚姻自由,可以選擇自己的伴侶,締結婚約。
巴基斯坦的女性婚后是不允許參加工作的,外出工作是需要家中男性陪同。
可以說,巴基斯坦女性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都被宗教和男性管束,自由度很低。
所以,當伊莎在課堂上發現女教師婚后還能繼續工作的時候非常驚訝。
在跟周圍的同學討論后她才知道,在中國,女性是有獨自參加工作的權利的。
并且,在中國百姓的口中曾有諸如“勞動最光榮”、“婦女能頂半邊天”等鼓勵男女平等,共同勞動,創造價值的標語。
同學們還稱,在中國,保護女性權利話題是討論度很高的話題。
伊莎在了解這些事情后,對中國有很高的評價。
可以說,伊莎對中國的評價是很高的。
但是,在她回家后,面對母親是否愿意嫁給一個中國男孩的問題,伊莎堅定地選擇了不愿意。
伊莎是個漂亮的姑娘,身邊一直不缺追求者,哪怕是在中國,也有一些男孩想跟她交朋友。
母親非常疑惑,每次回家你都對中國的一切事物贊不絕口,為什么不愿意嫁給一個中國男孩呢?
伊莎在思考后,鄭重地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兩個國家,如果跟中國男孩談戀愛就是跨國戀,這比異地戀的壓力更大。
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國情差了太多,她與中國男孩的思考方式也是大為不同。
如果最后兩個人選擇走進婚姻,那么定居在哪一定會存在分歧,怎樣解決矛盾又成了新的難題。
伊莎作為一個巴基斯坦人,要真正融入一個中國家庭是很困難的事情。
她需要學會去適應中國的家庭觀念和與生活方式,還要學會去與中國的家人建立情感聯系。
這是非常考驗耐心和精力的事情,而伊莎覺得自己并不具備這樣大的勇氣和決心去實現這件事情。
所以,經過再三的思考之后,伊莎還是放棄了跟中國男孩結婚的想法。
父母在得知伊莎的想法后,也覺得伊莎的想法很對,便也沒在她的面前提起過這件事情。
伊莎也開始了自己新的方向,她選擇將目光從婚姻上挪開,開始正視自己。
她想像成為中國女性那樣的人,可以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生活。
在臺州讀書的那幾年,伊莎一邊認真學習,努力理解專業課知識,一邊跟著同學去周邊城市旅游。
她有時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的汲取先進的知識,有時又像是一只自由的小鹿在林間小路上奔跑。
這幾年的學習生活使她的思想出現了極大地變化,她嘗試改變思維,努力去做一個優秀的人,不再糾結自己的女性身份,平視著世界。
最后,她在畢業典禮上,鄭重地感謝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感謝他們的幫助,感謝一起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
在畢業典禮之后,伊莎像一只已經破繭的蝴蝶,向巴基斯坦飛去,飛向自己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