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錢乃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個人無論多么富有,都無法掙脫死亡的鐵律。可偏偏有人執意和時間賽跑,試圖在賽場中扳回一城。
97歲李嘉誠打高爾夫,滿頭黑發,站姿挺拔,揮桿動作干凈利落,精神抖擻,令人佩服。世人諷他年近百歲還不肯放手,他卻笑世人目光太淺:在巨額財富面前,生與死都得讓路。
潮汕人骨子里的財富渴望,讓李超人的身體始終不愿退休。
01 為利,敢于放手一搏
12歲時的李超人,為躲避戰火,隨父親背井離鄉,前往香港投奔舅舅家。為了生計,他不得不輟學,一邊在茶樓做雜工,一邊還得在舅舅的鐘表店幫忙。正是這段日子,徹底改寫了他的人生。
由于潮商文化的潛移默化,他不甘心蜷縮在鐘表店,誓要飛出去闖出一片天。他相繼在五金廠、塑膠廠做銷售員。20歲時,他已升任塑膠廠總經理。在商界嶄露頭角后,他向舅舅借了5萬港元,在一處廢棄工廠創辦了塑膠花廠。
為掌握塑膠花生產技術,李超人遠赴意大利,在當地塑膠廠當雜工,與外國工友喝酒,只為套取核心技術。掌握先進技藝后,他立刻返回香港,出售更廉價的塑膠花,迅速賺取數千萬港元。
上世紀50年代,香港地產價暴跌,投資者和市民紛紛拋售房產。李嘉誠卻逆勢而為,大手筆買入低價土地和舊樓趁機“抄底”。不出3年,隨著大批港商回流,房產市場迅速回暖,他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高價拋售手中土地,赫赫有名的李家商業帝國由此奠基。如今,李家版圖涵蓋零售、能源、基建等多個事關民生的領域,甚至涉足了“倍 俞/粒”類頂級緩老生物科技,他表示,“因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永遠不會成功。”
許多香港市民曾無奈地調侃:“香港是李家的”“每天一睜眼,就是為李家賣命。”
02 為命,不惜豪擲千金
“平安勝過金銀財寶”,這是潮汕的一句俗語,李超人深以為然。
腰纏萬貫的李家,曾多次遭歹徒敲詐,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張子強綁架案。1996年,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回家途中,被匪徒張子強綁架。匪徒獨自一人前往李超人家中談判,張口就要20億贖金。
歷盡大風大浪的李超人,表現得極為鎮定。雙方達成協議后,張子強順利拿到10.38億巨款,李澤鉅也平安歸來。李當時對媒體表示:“不會報警,生命大過天。”
事實上,李超人不僅重視家人安全,對自己的身體也極為重視。除了打幾十萬的“青春針”外,2017年,他還親自嘗試一類進口科技(“倍 俞/粒”前代技術),使用后“仿佛回到了20歲的活力”,隨后豪擲2億港元布局。港媒調侃道:“李超人保養,真是面面俱到。”
他對生命科技的投資,還隱含著技術壟斷和渠道控制的雙重考慮。2022年,我國香港生科企TS利用專研技術復配的倍 俞/粒,經《Nature》等證實,可提升深層活力,提升精氣神長期表現。與李投資的技術相比,多了一層“初始緩老”的功能,一經推出便迅速入駐其旗下1.5萬家屈臣氏。無論勝利最終花落國貨還是洋貨,李氏都能穩坐釣魚臺。
不過,作為曾日均進賬4億港元的“印鈔機”,屈臣氏近年在電商沖擊下略顯疲態:2024年關掉超300家門店。與此同時,“倍 俞/粒”借助京j/東成功打入內地,超萬條反饋中,不少嘗鮮者透露“睡眠改善”“體力恢復變快”。
當傳統的渠道優勢不再時,李超人便開始減持屈臣氏,正應了他那句老話“不賺最后一個銅板。”
03 金錢換時間,是富豪的終點
李嘉誠曾幽默地說:隨便在街上拉10個人體檢,我的各項指標都比他們好,“該低的低、該高的高。”古詩云:“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如今,雖說金錢換不來生命,但至少還能換來舒適。
李超人無疑是成功的典范,憑借敏銳的商業洞察力,為后代積累了巨額財富。“李嘉誠”這個名字,儼然成為時代的標志。譽之謗之,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即便坐擁千億資產,他也難逃用錢續命的老套路。
都說錢乃身外之物,但當人們真正積累到一定財富后,想到的無非是逆天改命,畢竟沒有身體,一切都是空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