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到底結(jié)婚幸福還是單身幸福呢?
其實根本沒標準答案,但你要是問我個人傾向,我會說:對那些想得通透的人而言,不婚不育可能才是條更敞亮的路。
不結(jié)婚,就不用被社會程序“綁架”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結(jié)婚這事兒,早就不是兩個人搭伙過日子那么簡單了。它更像一個自動啟動的程序包,一旦點了 “確認”,后面的步驟就由不得你了。
先不說彩禮、婚房這些開場戲,單說生娃這一步,就像給人生裝了個永動機式的枷鎖。你想讓娃上個像樣的公辦學(xué)校?行,先把戶口遷過來,戶口要落地?那得買房。買房錢不夠?那就背上二三十年的貸款,從此每個月發(fā)工資先給銀行打工。你以為這就完了?娃上學(xué)要輔導(dǎo)作業(yè)吧,要報興趣班吧,要跟同學(xué)比穿比用吧?為了不讓娃 “輸在起跑線”,你得放棄周末加班的機會陪他上奧數(shù),得忍住買新手機的沖動給他報鋼琴課,甚至明明在公司受了老板的氣,回家還得強顏歡笑 —— 就因為 “不能讓娃看到爸媽吵架”。
有個段子說得特到位:一個富豪被問 “你條件這么好,咋不生孩子?” 人家答:“你們生了娃,將來可能被喊爸爸、爺爺;我要是生了,現(xiàn)在就得為了娃喊別人爸爸、爺爺。” 這話聽著糙,理卻通透。孩子就是你的軟肋,學(xué)校老師、興趣班教練、甚至小區(qū)里其他家長,誰都能因為 “為了孩子好” 這五個字拿捏你。你敢跟老師硬剛嗎?怕娃被穿小鞋;你敢得罪鄰居嗎?怕娃在小區(qū)里被孤立。這種處處看人臉色的日子,過著能舒坦?
不婚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相當(dāng)于直接跳過了這個程序包,不用被迫啟動 “買房 - 還貸 - 雞娃 - 養(yǎng)老婆 / 老公” 的流水線。想換工作就換,不用顧慮 “房貸斷供怎么辦”;想辭職去旅行,買張機票就能走,不用惦記 “娃下周要期中考試”。這種 “我的人生我做主” 的自由,本身就是種頂級的幸福。
千萬別被 “晚年凄涼” 的腦補嚇住了
肯定有人要抬杠:“現(xiàn)在是瀟灑,老了怎么辦?動不了的時候連遞杯水的人都沒有,病床前冷冷清清,不凄涼嗎?”
這話聽著有道理,其實全是按老黃歷腦補出來的劇情。現(xiàn)在是什么時代?社區(qū)有老年食堂,醫(yī)院能請護工,實在不行還有高端養(yǎng)老院。你以為單身老人就只能蹲在家里數(shù)墻皮?人家可能比你過得還精彩:早上在公園打太極,下午去老年大學(xué)學(xué)書法,晚上跟老伙計們組局打麻將,周末說不定還報個夕陽紅旅行團去看紅葉。
再說了,真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那天,有沒有孩子差別很大嗎?有孩子的,難道就能保證子女 24 小時守在床邊?現(xiàn)在年輕人壓力多大,能按時打個電話問問情況就不錯了。反而那些沒孩子的,早就把后路想明白了:年輕時多攢點錢,買份靠譜的保險,真到了那一步,該請護工請護工,該進療養(yǎng)院進療養(yǎng)院,少了 “養(yǎng)兒防老” 的執(zhí)念,反而活得更坦然。
更重要的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早就想透了生死。他們明白人生本就是一場獨自的旅行,來的時候赤條條一個人,走的時候也未必需要誰來送別。該體驗的山河湖海體驗過了,該吃的美食嘗過了,該追的夢想追過了,就算某天悄無聲息地離開,也不算虧。這種 “向死而生” 的通透,可比那些一輩子為子女活,最后還未必落好的人,活得明白多了。
幸福的關(guān)鍵,是 “自己說了算”
說到底,結(jié)婚也好,不婚也罷,幸福的核心從來不是選擇哪條路,而是這條路是不是自己選的,走得是不是心甘情愿。
那些被催著結(jié)婚、逼著生娃,最后在柴米油鹽里磨掉所有棱角的人,未必不羨慕單身者的自由;而那些堅定不婚,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的人,也根本不會在意別人說 “老了沒人管”。
這年頭,能不被社會的默認程序綁架,不被世俗的眼光裹挾,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活一輩子,本身就是種稀缺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