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的外交部長發表聯署聲明,要求立即結束加沙地帶戰爭,敦促以色列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義務、立即解除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限制。看到這樣的消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國家終于良心發現,開始關注加沙地區平民的苦難,要為推動和平出一份力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在我看來,這背后大概率是利益的驅動。
回顧歷史,國家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復雜多變的,而其中最根本的影響因素就是利益。就拿二戰時期來說,為了對抗德意日法西斯,美、英、蘇、中等26國在1942年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組成了反法西斯聯盟。大家齊心協力,最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可戰爭一結束,曾經的盟友關系就迅速發生了變化。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在二戰中緊密合作的大國,很快就陷入了長達幾十年的冷戰對峙。
為什么呢?還不是因為在戰后世界秩序的構建、勢力范圍的劃分等方面,兩國有著巨大的利益分歧。美國想在全球推行自己的資本主義模式和霸權,蘇聯則想擴大社會主義陣營的影響力,雙方互不相讓,昔日并肩作戰的情誼在利益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再把目光拉回到現在的巴以沖突。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動軍事行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期間造成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人道主義危機日益嚴重。
在這過程中,很多國家一開始都選擇了觀望,或者只是口頭上呼吁一下和平,并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但現在,20多個國家突然聯合起來發表聲明,要求以色列停火,這不得不讓人深思。我們來看看這些國家的動機。先說美國,特朗普上臺后,在巴以問題上的態度一直很微妙。他一方面想推動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關系正常化,另一方面又不想徹底得罪巴勒斯坦。而以色列持續的軍事行動,可能打亂了他的計劃。如果沖突一直持續,導致人道主義災難不斷升級,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形象會受到嚴重損害,之前努力推動的一些地區合作項目也可能泡湯。
美國在中東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比如石油資源的穩定供應等。所以,為了維護自己在中東的利益,美國可能在背后推動了這些國家聯合發表聲明,給以色列施加壓力,好讓以色列在和特朗普政府的談判中,能夠做出一些有利于美國實現其中東戰略目標的讓步。對于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歐洲和中東地區在經濟、貿易、安全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巴以沖突的持續,導致大量難民涌入歐洲,給歐洲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
而且,沖突的不穩定也影響了歐洲和中東地區的貿易往來。歐洲企業在中東有很多投資和商業合作,沖突不停,這些企業的利益就會受損。另外,從政治層面來看,歐洲國家也想在國際事務中展現自己的影響力,通過在巴以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提升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所以,他們參與聯署聲明,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能拿到更多的籌碼,在后續與以色列或者其他相關方的談判中爭取主動。對此,以色列會聽話停火嗎?
在我看來,以色列聽從這些國家的要求的可能性很小。以色列一直認為自己的軍事行動是出于國家安全考慮,要打擊哈馬斯等武裝組織。但實際上,以色列國內不同政治派別之間也存在利益博弈。一些強硬派想通過軍事行動擴大以色列的領土范圍,鞏固自己在國內的政治地位;而一些溫和派可能也意識到,持續的沖突對以色列的長遠發展不利,尤其是在國際輿論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但目前來看,強硬派似乎占據上風,所以以色列在面對國際社會的壓力時,仍然沒有表現出要立即停火的誠意。從這次20多個國家聯署聲明要求以色列停火這件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各國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合作與沖突往往取決于利益的權衡。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國家的利益。你以為這次是他們大發慈悲了?那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受損了,他們希望拿到更多的牌,可以在跟特朗普貿易談判中爭取主動而已。
參考資料:
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等20多國發表聯合聲明【閩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