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譚靜怡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報道,以色列議會本周以71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象征性吞并約旦河西岸的動議。此舉雖無法律效力,卻暴露了以色列國內助長加沙人道災難的心態。
卡塔爾停火談判再度破裂,災難難見盡頭,國際壓力持續升級——28國聯合譴責以色列阻撓加沙援助,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宣布法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隨后緊急聯袂法德商討“阻止殺戮、提供急需食物”,稱加沙苦難“無法言喻且無可辯護”,暗示英國或跟進承認巴勒斯坦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亦譴責加沙陷“人道災難”,數萬平民死亡、兒童挨餓,并呼吁以色列遵守國際法。
積極推動吞并約旦河西岸的動議表明,以色列高層無心考慮加沙停火,遑論兩國方案——失去西岸的兩國方案難以成立。同時,以色列正在對加沙大片區域進行蓄意的系統性摧毀。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指出,對哈馬斯的戰斗“在軍事上已無意義”并且“使以色列淪為被排斥者”——以軍控制著加沙70%區域,哈馬斯領導層覆滅、軍力銳減、殘部被困零星地帶。但以色列仍宣稱哈馬斯構成重大威脅并阻撓援助,此說遭到援助機構和聯合國的嚴正駁斥。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直言,加沙正在遭遇“人為造成的大規模饑荒”,其根源是以色列的援助封鎖——此行為與強迫遷徙同屬危害人類罪。加沙兒童餓死的慘象,與以色列官方所謂“饑荒非以色列造成”以及“短缺系哈馬斯策劃”的說辭形成刺眼反差。
國際社會正在協調逐步加大對以色列的施壓,儲備制裁手段。但加沙人道危機使漸進策略顯得軟弱。
以色列的行徑不僅使其面臨全球孤立的風險,更可能淪為“流氓國家”,世界對其態度將會徹底改變。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