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以來,東南亞地區局勢愈發緊張,在柬埔寨與泰國邊境沖突不斷升級之際,老撾與柬埔寨也陷入了武裝沖突之中,使得本就復雜的地區形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據 CCTV國際時訊7月26日的報道:老撾軍方當日發布的緊急通報顯示,7月24日至25日期間,老撾軍隊在占巴色省與泰國烏汶府交界地區,與數名非法越境的柬埔寨武裝分子發生激烈交火事件。此次交火造成了3人死亡、1人受傷,老撾軍方成功拘捕10名柬埔寨籍武裝分子,并繳獲步槍4支、手榴彈數枚,目前老撾方面正在對被捕人員展開進一步審訊與調查 。
此次沖突事發突然,且正值泰柬邊境沖突最為激烈之時。從地理位置來看,事發的占巴色省處于“翡翠三角”地區,這里是泰國、老撾、柬埔寨三國邊境的交匯點,地形復雜,邊界線犬牙交錯。在泰柬高強度的邊境沖突中,出現武裝人員越境的情況十分意外。推測這些柬埔寨武裝分子或許是在激戰中迷失方向,又或許是企圖通過老撾境內迂回戰斗,最終才與老撾軍隊遭遇。
從老撾繳獲的柬軍裝備來看,只有4支步槍和數枚手榴彈的配置,更像是小股部隊的標準裝備,不太可能是有組織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老撾與柬埔寨為什么也會出現交火事件呢?其實柬埔寨不只是和泰國有邊境劃定問題沒有解決,和老撾之間的邊境矛盾也是由來已久。兩國邊界線長535公里,其中13%的邊界線尚未勘定,這就為沖突埋下了隱患。雙方軍隊曾多次在爭議地區,如老撾南部的阿速坡省與柬埔寨北部的上丁省交界處發生對峙事件。
早在2017年4月,約30名老撾軍人越過邊境,阻止柬埔寨在東北地區修路,雙方對峙長達4個月之久。柬埔寨認為是在自己領土上修路,老撾無權干涉;而老撾則稱該地區存在爭議,不能單方面行動。最終在柬埔寨首相洪森親自出面協調下,老撾才同意撤軍。
除了陸地邊界爭端,兩國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也存在矛盾。湄公河作為東南亞的重要河流,是沿岸六國的“生命線”。老撾為實現“東南亞的蓄電池”目標,在湄公河上修建了眾多水壩用于發電并出口。然而,上游建壩導致下游水量發生變化,柬埔寨的農業和漁業深受影響,到了旱季,下游水位下降,不僅船只航行困難,農田灌溉也成了問題。
柬埔寨對此表示不滿,但老撾也指出柬埔寨在建的德崇扶南運河同樣會改變下游水文環境。
從軍事力量對比來看,老撾人口僅有600萬,軍隊總兵力6萬;柬埔寨人口約1800萬,軍隊規模相對更大。但在陸軍裝備上,老撾裝備了較為先進的俄制T - 72系列坦克,而柬埔寨陸軍主要裝備的是極為老舊的T - 54/55系列坦克。
在邊境管控和叢林作戰方面,老撾軍隊憑借著相對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和輕武器,以及在中國幫助下提升的作戰能力,具有一定優勢。
但是,目前柬埔寨正深陷與泰國的沖突泥潭。7月24日以來,柬泰邊境沖突不斷,雙方動用了重武器、火箭炮甚至戰斗機,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民眾撤離。泰國的軍事力量遠超柬埔寨,泰國擁有先進的F - 16戰機等裝備,而柬埔寨在這場沖突中已顯得力不從心。如今又與老撾發生沖突,柬埔寨可謂腹背受敵。若同時對抗泰國和老撾,柬埔寨無疑是自不量力。
此次老撾與柬埔寨的交火事件擴大化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目前看起來這只是一次失誤性的遭遇戰交火事件,柬埔寨方面很可能不是有意為之,老撾方面也沒有理由將其擴大化。所以,該事件經過善后處理之后很可能就結束了。這些事情雖然不大,卻體現出柬埔寨方面在軍事管理和指揮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7月26日報道《老柬邊境爆發武裝沖突,老撾逮捕10名越境武裝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