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營業的游泳館,隨申辦APP“暢游衛士”模塊查詢卻顯示“休業”?7月21日,解放日報·夏令行動刊發《夏令行動|明明在營業卻標記“休業”,申城多個泳池信息公開滯后,怎么回事?》報道,聚焦多家游泳館在“暢游衛士”平臺存在更新水質數據不及時等情況,不少市民因此對游泳館水質產生了“信任危機”。
報道發出后,全市衛生監督機構迅速跟進排查,對持有衛生許可證的游泳場所進行逐一摸排后發現,目前在“暢游衛士”平臺的游泳場所,有133家確因經營不善等原因處于休業狀態。經提醒經營者后,部分未及時更新開業狀態的游泳場所已在“暢游衛士”上如實反映開業狀態并及時上傳相關數據。記者查詢后發現,此前報道中提及的多家游泳場所,目前狀態都為“正常營業”,水質數據也基本保持每日更新。
此前報道提及的游泳場館水質數據已更新。
據相關部門介紹,游泳場所應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可對外營業,目前全市共有900余家在營業的游泳場所。各區衛生監督機構根據“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要求,每年對游泳場所實施全覆蓋監督檢查,同時會同體育、文旅等部門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根據相關規定,游泳場所在泳池入口醒目位置每日公示水質自檢狀況,為了使市民能更加便捷化查看游泳場所水質檢測結果,“暢游衛士”上的水質檢測自查內容由游泳場所衛生管理員定期上傳更新維護。
近年來,針對游泳場所水質的動態變化特征,全市衛生監督機構加快推動游泳場所水質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對游泳池水余氯、濁度等關鍵衛生指標開展動態監測,讓數字直觀反映泳池水質狀況,做到遠程實時監控,發現異常指標及時提醒游泳場所經營者落實整改。
游泳場所衛生狀況的監管,離不開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下一步,“暢游衛士”將繼續優化平臺功能,增設市民反饋通道,有效保證監管部門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平臺運行情況,確保市民游泳衛生安全。相關部門也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對游泳場所水質衛生監管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投訴和反饋給衛生監督機構。與此同時,“暢游衛士”還將增加消息提醒頻次和后臺預警功能,在換季開休業高峰期發送相關提示,及時提醒游泳場所經營者更新水質數據和衛生自查情況,讓“暢游衛士”真正成為廣大市民的“暢游助手”。
原標題:《追蹤|衛生監督機構全面排查,多家“休業”游泳館已更新水質數據》
欄目主編:毛錦偉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師夢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