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熱映的《長安的荔枝》里,反復看到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大鵬。說熟悉,因為看過他演的《D絲男士》,他那個表演,就是娛樂圈插科打諢的草根代表。
說陌生,是沒想到這個從小城市走出來的“喜劇青年”,現在居然也能輕松駕馭這種厚重宏大的歷史故事,鏡頭里他的細膩和力量,早已褪去了當年的青澀和浮躁。
其實大鵬骨子里是極義不自信的,他說這源自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受教育程度,覺得自己眼界狹窄……
生長在東北小城集安的他,從小就有一種不配得感,即便后來小有成就,他依然覺得一切來得太偶然,仿佛已經夠到的東西隨時會消失,就像他說的,怕露餡。
在鏡頭面前,即使面對夸贊,他也只是靦腆地笑,默默低下頭,仿佛在告訴自己要繼續努力。
2015年,《煎餅俠》以11億票房橫空出世,是美夢,也是噩夢。電影贊譽背后,是鋪天蓋地的批評。其實心理強大的話,可以不在意這些批評,畢竟票房也是挺重要的一個能力衡量的方式。
但大鵬回憶,那時走在街上都怕被認出,感覺所有人都在說他是“拍爛片的”。這使他的心態發生轉變,他開始把做導演當作一項長期事業,對創作有了更深的思考,不再計較一時得失,不再被觀眾的負面評價左右情緒。
此后的《縫紉機樂隊》《保你平安》等作品,我們能明顯看到他在敘事和表達上的成長與進步。如今再看他,那個怕露餡的小鎮青年,已經能在鏡頭前從容講述唐朝的故事了。
他用《長安的荔枝》告訴所有人:所謂逆襲,不過是帶著“我可能不行”的忐忑,做著“我必須試試”的嘗試堅持和努力。就像李善德總能走到長安,每個揣著不安卻不肯停下的人,終會在自己的路上,走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