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眾號:日本物語(ID:Japanch),作者:蝦醬,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身邊很多人羨慕那種一結婚就來場世界旅行的新婚夫婦。一對日本新婚夫妻,加藤和他太太,結婚沒多久,就直接把工作辭了,存好錢,背上行李開啟了他們的“蜜月版”世界一周旅行。
前半年,兩個人從新加坡、東南亞一路逛到歐洲,沿途拍的合影曬得人人眼紅。但旅程到了第四個月,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妻子的情緒變得起伏不定,動不動就跟加藤冷戰。小到點菜口味,大到行程安排,哪怕是一句無心的話,都能變成爭吵的導火索。
剛開始加藤還想著主動低頭,多溝通幾句,說不定就能和好如初。可老婆總是搖頭,說“沒啥,就是覺得煩”,連具體哪里不對都不肯明說。有一陣子,兩人甚至直接分開住酒店,各自玩各自,成了名義上的夫妻、實際上的旅伴。
終于有一天,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兩個人攤牌了:“不如在這里就結束吧?”妻子幾乎毫不猶豫地同意。后面的話也很直接:“其實我早就想重新開始了。”加藤心里也清楚,感情到了這個份上,不如彼此體面點,干脆離婚。回國第二天,兩人就去遞了離婚申請。
有朋友問他們,后不后悔?加藤反倒覺得輕松:“不去世界一周,或許我們還會拖著。可現實擺在那里,有些問題,走得越遠只會暴露得更徹底。”他們的故事在日本的社交網絡上被討論了很久,不少人感慨:婚姻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尤其是那種看上去很浪漫的“旅行婚”。
其實說到底,婚姻哪有想象的那么夢幻?我們常說“結婚是愛情的歸宿”,可更多時候,結婚只是生活的開始。你以為的浪漫,其實更多是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平淡、瑣碎,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以前有句話很火:“我能預料到婚后有多少瑣事,也知道會有無數的磕絆。但我還是愿意和你一起扛,因為那個人是你。”但現實是,婚姻到底靠不靠譜,不是看你們平時多甜,而是看你們能不能一起扛過生活的那些小事。
你們有多久沒一起做頓飯、分擔一次家務了?誰刷碗,誰拖地,誰去超市……這些雞毛蒜皮,往往決定了日子能不能過下去。好多夫妻,吵到最后都不是因為什么大事,而是因為沒人愿意主動收拾廚房,或者你覺得對方理所當然該做這些。
還有一點,旅行確實是檢驗一對情侶或者夫妻的最好方式。從訂酒店、趕飛機、排隊買票,到異國他鄉一起丟東西、走錯路,種種小插曲都能暴露一個人的性格和兩個人的默契。有人在旅行中越吵越親密,也有人越走越心累,最后分道揚鑣。身邊不少朋友,旅行前說好要“攜手看世界”,結果回來就分手甚至離婚。其實不是旅行有毒,而是它把生活里的所有矛盾都放大了。
還有人說,精神上的契合才是最關鍵的。有的人能一起熬夜追劇聊天,哪怕沒錢沒房,也能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的人經濟上沒啥壓力,卻總是“雞同鴨講”,心累得不行。現代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感受,誰也不愿再去忍受“搭伙過日子”的無趣。你會發現,經濟可以互相托底,但只有精神能共振,才能長久。
再說回來,適合結婚的人,從來都不是那個只會許諾浪漫的人,而是那個能陪你走過一地雞毛,還能在混亂中拍拍你的背說“別怕,有我”的那個人。
日本那對夫妻,后來各自回歸了普通生活。加藤離婚后,獨自把沒走完的旅行繼續走完,后來也重新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再婚的對象也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不過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選擇長途旅行,兩個人頂多一起出國玩四五天。加藤說旅行久了就是折騰,還是日常里慢慢過日子更踏實。
如果你對自己的感情有點小疑問,不妨和另一半一起來日本旅行一次。不用非得來場世界一周,哪怕在日本租個小車自駕幾天,走走停停,看風景,遇到點小插曲、鬧點小別扭,都挺好。旅行本身,就是生活的濃縮版,最能照出兩個人最真實的樣子。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本文來自公眾號:日本物語(ID:Japanch),作者:蝦醬,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轉載原創請聯系我們,獲得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